风雨兼程——人生的风和雨,常常无法预测,更没有预报......
01
时光匆匆,转眼就到了幼儿园毕业的时刻。
简单的毕业典礼上,老师洒泪,孩子们也呜咽红眼,几年的朝夕相处,一朝分别,也许再见无缘,离别的滋味第一次在孩子们的心里发酵和体验。
我的女儿其实是呆萌而懵懂的,对于离别的这样一种形式,其实她应该早已习惯,因为我总是带着她告别外婆、告别奶奶、告别亲朋,也总是一段一段时间地和爸爸分开很久。
看着别人都在哭泣或者呜咽,她也被感染了,站在队伍里一边一起表演,一边低低而压抑地抽泣。
一顿丰盛的毕业聚餐,转移了孩子们的伤感,让她们转眼似乎就忘记了刚才难过的味道。年少纯真,不会一直停留在过去的时光里,因为她们的人生前面,有着更多的精彩等待着她们去看、去体验。
对于小学,孩子们已经被老师点燃了浓浓的希望和期冀。那是一个不一样的、更精彩的地方,是一个可以学习更多知识、也有着更多趣味的地方。她们向往着自己可以进入小学,向往着自己快快长大。
分别是为了更好的攀越。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成长路上一个明显的飞跃,仿佛一夜之间,孩子就让人有一种“长大了”的感慨。
02
幼儿园的毕业典礼先行举办而后再有一周才是真正的学期结束。后面的时间也许只是为了大家继续再好好相处一下,其实已经完全没有课程或者其他的主要内容。
我为女儿报名的小学体验课,在幼儿园生涯行将结束的最后一天。
提前一天和老师友好地告别,女儿怀抱着满满的兴奋和好奇进入了“真实”的小学生活体验。
一天的体验结束了。在体验课的教室里,女儿兴奋而活跃地拉着我看这看那。
而负责这一天体验班的临时“班主任”带着客气但稍显严肃的语气报告女儿的表现。从她的描述和反映里,女儿存在着不少“问题”,她没有问同学而碰了同学的彩笔,她上课过分的活跃,有点过于好动的表现......
说实话我心里有点被冷水浇了一下的感觉。
也许是幼儿园的老师对女儿太宽松了?她在纪律方面还是不能好好遵守?她不谙世事,不懂得换了环境需要表现乖巧,但无疑她是非常喜欢这个学校的,恰恰正是因为太喜欢了,她得意忘形了。
我努力地保持着微笑,听着老师的“鉴定”。
很显然这个老师是一个比较严格的老师,她的语气和态度,让我在心里忽然产生一个念头——祈祷女儿一年级的班主任不要是她这样的——因为她和我心目中期望的班主任不一样。
03
我礼貌地感谢过了“班主任”,和依旧兴奋的女儿离开教室。
女儿一路都是蹦蹦跳跳的,她是那样的快乐,那样期待着小学生涯的正式开始。
我问:这个小学怎么样,喜不喜欢?
她说:嗯,我喜欢!我要上这个学校。
看得出来,这一天的体验女儿是非常兴奋而开心的,她更加向往小学的生活了。
校园里的秋千吸引了她,她跑了过去。看着她欢欣活泼的举止,想起白天老师在群里发布的课堂和活动照片,有绘画有形体还有户外活动,那是属于孩童的快乐和自在!丰富而多彩,是童年应有的欢乐。
而我却忽然又有了隐隐的忧虑。
老师反映的课堂纪律问题,让我开始隐隐觉得其实是不是这所学校其实也不完全就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宽容和例外,它并不是“巴学园”......
或者,以社会主流的角度来看,我的女儿真的存在显著的行为缺陷......
04
我趁女儿玩的开心,问她老师说的碰别的小朋友的彩笔是怎么回事。她说我就是看到那些彩笔好漂亮,所以忍不住去摸了一下。
原来如此。我奇怪她好像一直都不会对别人的东西表示出感兴趣,怎么忽然对彩笔这么喜欢?在幼儿园里的玩具物件都是共用的,带去的零食也都是分享的,在家里我也确实没有严格地、明确地向她区分过物件的归属问题,女儿还没有形成清楚的归属意识。
而关键是女儿根本没有意识到她的好奇在老师的眼里成了一个品行上的问题......老师认为她没有询问、经过别人允许就去动别人的东西,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行为,而老师着重跟我讲了这个,言语中也暗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我天真萌傻的女儿......看来我的“教育”还是远远没有到位......
于是我跟女儿讲了一番道理,告诉她小学的学校对她的要求会比幼儿园要高很多,她以后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要看别人的东西,必须先询问过主人,否则绝对不可以去动。如果她喜欢同学的彩笔,她可以要求妈妈也给她买一样的。
用平和的语气和态度去跟女儿讲道理,她总是能够听得进去。我确认她听了进去并且强调了只要她提出要求妈妈就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去满足她。
不去强调孩子不好行为的“后果”,不去把孩子的不良行为进一步上纲上线,用一种良好的沟通来了解孩子的初衷和意图,通过引导和帮助的方式去改正和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这是我认为的最佳解决之道,尤其是孩子在无心和懵懂之中所犯的过失。
正如缺乏爱,就去找寻爱,孩子如果在童年缺失了理解、接纳和宽容,也许一辈子就在找寻理解、接纳和宽容之中沉陷。孩子的偶尔犯错行为一旦被夸大和圈点,就会成为一种压力和暗示,而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帮助,就是最好的方法。
05
经过了面试,收到了录取通知,然后正式地报名,女儿的小学问题终于尘埃落定。
在尘埃落定之前,我还是纠结了一些时间——关于学费,还关于临时“班主任”的严肃。
幸而在选择小学和学费这个问题上,孩子爸爸给了我足够强的后盾和支持。当我还是有点摇摆不定到底要不要走上非主流的道路时,他一番话让我的心落定了下来。
他说,学校的理念看起来还是很不错,我们的女儿性格有些怯弱而敏感,如果去公立学校,万一老师要求很严格,而她又不适应不懂得迁就环境,若是再一次经历类似第一个幼儿园那样的阴影,那就不是那么容易可以抹掉了......
我想起了我的小学生涯,想起了那些我至今在记忆里仍然沉重压抑的老师......我的女儿虽不同于我,但是她曾经在幼儿园里经历的,和我为了这个经历所付出的心力和心路,我不希望再来一次。
至于老师,相信这个学校的理念不会是蒙骗人而写出来的,就算严格,也不至于太糟糕,最重要的,是没有体罚!
既然选择,就选择相信!我告诉自己。
当我确定了决定时,女儿竟然主动跟我提起了学校。她问我——妈妈,我读的小学你交了学费没有?
听到她竟然这么小大人一样操心学费,我还是免不得表示惊讶。我回答她说还没有。
而她竟然催促我说——那你赶紧交啊,不然我不能上学怎么办?
06
我和女儿终于度过了一个毫无负担也没有牵挂忧虑的暑假!
我们还是选择了走不一样的道路。未来不见得是一帆风顺、一路坦途,但能够有所选择,并且因为选择而充满了期待和希望,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体验。
没有考虑太多未来和长远的事情。我只是简单地希望女儿能够拥有一个快乐些的童年,能够拥有更多一点的自由和尊重,以及可以体验一个不同于我们的生命过程。
长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总是需要不停地面对分岔路口,我们需要做出自己决定的选择,没有谁可以担保选了的就是正确的,也没有谁能够知道选择了的未来究竟是如意的还是不如意的,只有走过了,才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选择。没有绝对对或者错的选择,所有的选择只是当时所考量或者受影响而做出的,无论将来是后悔,还是庆幸,都只能好好地走上选择了的路,不能回头,也无法回头。
我们的选择还在路上,我们同样没有办法看得到我们的未来会是怎样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沿着我们所选择的这条道路认真地走、好好地走,我相信只要积极和乐观,只要有爱,就一定不会丧失自我,不会迷途......
应该说这个时候的我,心情是很舒畅的,女儿的心理阴影没有了,她自信、活泼而快乐,对未来她有着满满的憧憬和期待,在生活中她也是那么的懂事而暖心。
我真的觉得她挺好的!很好!我喜欢那样的她,我也喜欢那个时候我们的状态,还有我们对生活的信心。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07
有时候我无法不感叹自己的命运如此多桀,或许曲折才是人生的真相,起伏总是生命的恒定。
有时候我竟也有点相信宿命,或许我的前生欠下了太多,今生必须要如此的波折......
带着满腔的期待,我们提前结束暑假回到家里,准备迎接重要的时刻——进入小学一年级,成为一名小学生!
离开学还有五天,安心地等待着九月一日。
一个电话从千里之外打来——父亲肾衰竭住院了......
听着电话里母亲的哭泣,我的心沉到了海底。
时间已经不允许来回的奔走了。而九月一日对于女儿来说,是一个转折,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天。
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我必须全力陪同,好让她顺利适应。在这个城市里,只有我是她的依靠和陪同,没有人可以替换我,也没有人可以帮助我......
我在纠结中彷徨,在焦虑中难安......
我不知道如何既尽孝道又尽养育之责......
08
两天之后,父亲被转到了市级人民医院留医。他的情况已经很严重,肾衰竭、尿毒症,还有患了许久的高血压(曾经中风)、冠心病......
弟弟日夜陪同在医院里,母亲终日在家中垂泪......
我不知所措、焦灼难断。无法兼顾的痛苦,换来再一次的失眠。
看着女儿熟睡的脸,安然香甜,我无法决定让她错过九月一日。我的心里,其实更担心的是我如何还她一个对人生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渴望。
我赌不起她的明天。我赌不起她这个转折阶段的适应,跟上学校、跟上同学,保持自信,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弟弟需要我的支持和主意,母亲更等待我的陪伴和安慰,我虽是女儿,却似乎总是替他们拿主意,扛起很多事情。
在精神上,我其实成了他们的主心骨......
而对于女儿来说,我是她的天......
我不断地强迫自己保持冷静,不断地摁住自己的焦虑和纠结,一边关注着、倾听着、思考着弟弟汇报过来的情况,一边苦苦等待九月一日的到来。
度日如年,是一种可以吞噬心神的折磨,也是一种孤独的缠绞,所有的徬惶、无助,最后渐渐成为一种无力的沉坠,飘向黑暗和未知......
09
九月一日,她迎来的是充满了期待的新生活,我迎来的是越来越深的压抑。
在女儿面前,我还是那么的温柔、耐心,带着爱,带着对她的鼓励。
她信心满满、头也不回地坚定迈步,进入校园。
看着她如此的积极和热情,我焦虑的心情也渐渐地充满了欣慰和放心。
看着她略带腼腆但是难抑兴奋地跑进教室;看着她愉快列队参加开学典礼;看着她一副再也不惦记妈妈的表情。
成长,总是在不经意之中就显露出来,让人觉得高兴,也略有着惆怅。
她的新生活开始了,她对于新的环境又进入了亢奋之中,并且远远超越了幼儿园的时期。
可惜我无瑕顾及她的感受,因为我的心思我的注意力全部都被千里之外所牵扯和缠绕。
每一天其实都是在修炼,修炼自己的心情,修炼自己的情绪,还修炼自己的冷静和坚忍。
一边是需要我经济和精神支持的娘家,一边是需要我身体和精神陪伴的女儿。
我存在的价值,对于家人是一种力量和支撑。
10
没有人替我或者和我一起分担,谁也不能,谁也没有......
多少母亲,被生活和家庭淬炼成了刚强不屈的“女汉子”,而我,也只是其中之一。
曾经有人提出了“假性单亲妈妈”的说法,而我,也只是典型的其中一个。
常常听到很多家长里短的烦恼:和婆婆的相处,和老公的分歧,还有孩子的不懂事......可是我常常会说其实能够有人分担和替换的辛苦其实都不算最辛苦,因为你总还是可以逃避一下、休息一下,或者有人替你扛起,或者有人陪你。
而我,这么些年,从始至终,就只有我一个,我是天,我也是地,我管着衣食住行,我也管着精神心理。我管着自己的家,我管着娘家的大事小事,我还要关心婆家......
好像从来没有时间去考虑过累不累的问题,因为一直都在转着,不是身体,就是精神,留给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都没有,更何谈精神上的留白时间。
我们可以抱怨命运的不公,可以感伤命运的不济,唯独没有办法停止迎战命运低谷的脚步,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
有过人的坚强,那是因为曾经无比脆弱过;有坚韧的积极,那是因为曾经非常消极过;有超越的从容和淡定,那是因为曾经痛彻过;而稳稳的坚定,是因为曾经无比彷徨过。
我在朋友圈里如沐春风,满满一眼正能量。知己太远,亲朋太远,很多苦很多痛,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咀嚼、吞咽,谁都很忙,没有人有空了解,也没有人会有兴趣了解。而我,喜欢把好的呈现、坏的隐藏,不想袒露自己的脆弱,也不是为了别人的羡慕或者赞扬,而是因为我也喜欢美好、欣赏美好。更重要的,是我需要正能量、需要希望来帮助我驱逐无助和痛苦,好让我觉得生活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而我的孤独和背负也真的只是无关紧要......
如果你想要的东西别人无法给你,那就自己创造。我想要积极的正能量,因为我的亲人现在非常需要;我需要生活中的美好——哪怕一刻,因为美好和希望是对抗沮丧和抑郁的良方......
开学仅仅两天,我们的喜悦被天真和懵懂再次打击,而开学第五天,我参加的第一次家长会,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难堪和公开批评(作为家长的第一次当众被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