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绪“慢”下来也是不错的选择

图片来自网络


1.

忘记什么时候,读的一本书里隐约有这么一句话,我之所以走路快是因为不喜欢把时间浪费在路上。之后便开始思考如果自己能走路快一点,就可以把节省下来的时间做其他必要的事情。于是,学着走路加快速度,从一开始的气喘吁吁到如今的习惯自然。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的总是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这样的结果就是我和女生一起的时候总是能超前她们一段,和男生一起时几乎很少拖后腿,有时甚至比他们还要快一些。如果一个人走路时并不觉怎样,可是一旦和小伙伴们一起,便需要慢下来等等,有时可以边走边欣赏风景,有时却一个人在心里默默着急忍不住催促,但似乎效果并不明显,我却显得有些孤独了。

2.

快速走路的结果导致现在的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有种迫在眉睫的感觉。不喜欢事情搁置,总想着怎样打发了,这样心里才觉得舒服,可是事实上有好多事儿并不是一时半会儿一个人就能解决了的,需要等待,需要磨合。但似乎却很难做到从容慢对,因而也造成不少庸人自扰的苦恼。比如对学生的要求,总会不自觉地站在自己的观念里要求他们做到怎样的速度和程度,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而自己却把责任归揽到自己身上,徒增伤悲。因为对自己要求过高,不自觉地对别人也有了较高的期待,却忽视了对方能够最大限度的承受能力。强迫性的完美主义造就对自己过于苛刻的吹毛求疵,也造就了内心的失落和挫败感。

3.

认识到这些自以为是带来的痛苦,想要改善,刻意慢下来,有时候可以说是故意拖延,可是却内心不适,依旧烦恼,懊悔浪费了时间。之所以喜欢心情不好的时候洗衣服、打扫卫生,是因为消磨这些时间的过程里可以把糟糕的心情一并清理干净,很多的“想通了”都是在这些安静里得出的灵感,这个习惯大概是从高中就逐渐形成了。一翻折腾“脱胎换骨”之后,一切都跟着干净起来,所有的想不开也因此慢慢缕清楚了。

4.

很多时候,我想要停下来,感受一下当时的心跳,仔细的品味一下当时的感觉,可是我却担心时间走得太快不敢有丝毫懈怠,担心由于一时放慢速度而跟不上他人的节奏添不必要的麻烦。大学时和室友一起走路,她和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慢一点,你慢一点。所以,每次和她走在一起我都放慢脚步,感觉都快成了挪步了,可是依旧比她还快。她说,女生的优雅要从慢慢走路开始。我很赞同,也看到过不少气质非凡的女人们走路的样子不紧不慢却又很有节奏韵味十足,像是跳动的音符,不免心声羡慕。大概也是因为自己太过彪悍的模样缺失这份柔性,所以羡慕也是应该的,也曾努力试图学来,可终究是东施效颦矫揉造作。

5.

走路快除了烦恼有时也觉得尴尬。之前和某哥们儿一起爬个小山,结果一不小心超出了他,我还没一点感觉呢,他却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要求休息,而我又不喜欢坐在地上,我站着的时候,忘记考虑对方的面子问题,他不得已跟着我一起站着休息。反射弧略长的我过后才想起自己当时是不是可以装出个柔弱赶不上他的样子,不然也不会有他后来一直感叹我太厉害了的不知道是真心佩服还是带走其他色彩的话语。天地良心我真的不是故意的,习惯了嘛,真是太不好意思,吓得我以后再爬山也不敢和他同去了。

6.

别人从从容容不紧不慢也可以把事情做到完美无瑕。而我却容易慌慌张张,情绪上都带着很大压力,有时结果却不太理想,搞得自己精疲力竭却出力不讨好。过分的紧张导致低于理想的成效,不郁闷才怪呢!想告诉自己,慢慢来吧,没那么着急,你急别人不急,其实做得已经还不错了,何苦如此逼迫自己?可是,却无法做到心安理得。随着呼吸慢慢下来吧,慢慢去品味人生,感受自己的成长,聆听自己的心声,理解这个世界的异同,随着呼吸一点点慢下来,告诉自己,我可以慢下来,慢慢接受缓慢平和的自己,生活是自己的,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程序。

图片来自网络


6.

如果有一天我可以回到当初慢慢走路的自己,享受过程而不是急于结果,领略沿途美景并非只是目的地,体会每一步的乐趣而不再只想着最终,那时的我或许便可以更加理性成熟面对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完美,一切感觉也将跟着舒服起来。
我期待慢下来,快乐地慢下来,认真用心感受慢下来的生活,感受一下被等待的坦然,期待那时平和云淡风轻的自己。也许,这也是不错的一种选择。意外和明天永远不知道哪个会来得更早,给自己机会慢慢舒展细胞,慢慢感受美好时光,而不是匆匆忙忙过客而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