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读了阿莲老师的文章,看到高三女孩给妈妈写的逐字稿,深有感触,也特别的痛心,因为在文章里再一次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回想起儿子小时候也是特别的乖巧懂事,记得在他两三岁的时候,妈妈上班了,我在家带着他在街上遛弯,突然雷声大作,孩子就抬头望着我的脸问我:“爸,我妈拿雨衣了没有?”我说:“没有,咋了呀?”孩子接着说:“看样子要下雨了!”我又问孩子:“你咋知道的?”孩子回答:“你没听到打雷吗?”一句话把我跟路上的行人全都逗乐了。那时我是多么的自豪,因为我的儿子那么小竟然就知道心疼妈妈。
慢慢的孩子长大了,上学了,每次放学回来一进家门都满脸天真的笑着嚷着:“爸妈,我跟你们说,我们老师在学校表扬我了,说我……”“乖,一会再说啊,爸妈正在忙呢!”没等孩子说完就一下给孩子堵了回去。
终于孩子上初中了,因为我们上的是私立学校,每两周才回来一次。有时孩子回来,看到孩子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于是就问孩子:“你身上的伤是咋回事?”孩子就说:“自己不小心碰的。”之后发现这样的伤越来越常见,问孩子也不说个所以然,后来我就到学校找老师问情况,老师也说没听孩子说起过。
今天看了阿莲老师的文章,痛定思痛,不是孩子长大了不愿跟我们说话,而且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把孩子的嘴给堵上了。后来因为孩子不愿跟我们多说话、多沟通,又去抱怨:“这孩子这么大了连句实话也没有!”这有用吗?
我们做家长的啥时候变得这么任性了,你想让孩子闭嘴就闭嘴,想让孩子跟你说话孩子就得跟你说?当然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不可能!”
很庆幸接触了院长的心理学生活化的课程,通过学习清晰自我,从而进一步的调整自己的认知,学会沟通的方法才能和孩子沟通起来更加顺畅,让孩子再次为我们打开心门!
清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王纪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