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位朋友对我说:“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我儿子昨天居然给我发了这样一条信息:‘妈妈,求你别再给我发鸡汤文了!鸡汤有毒,慎用!’”
这位朋友是我们朋友圈中教子有方的典范,她的儿子目前就读某985知名大学。
01.
我人生中的第一碗“鸡汤”是由刘墉大师烹制:《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创造自己》,那时感觉如干瘪的小树苗喝到了久违的山泉水。
后来,鸡汤文确实看过不少,但再没有当初的如饥似渴,慢慢地,竟活成了别人眼中的“油腻青年”。
前几天整理书柜,翻开已经泛黄的《挑战自己》,扉页上稚嫩的笔迹仍然清晰:我为什么是今天的我?明天的我会是什么样子?努力剖析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创造自己!
当时,心海微澜荡漾,我深深的问自己:那深海下大片的坚硬的冰山,是岁月给的礼物吗?
七岁时,父亲对我说:“要好好学习!”我老实地答应。
十七岁时,父亲对我说:“要好好学习!”我在心里说:“又来了!你烦不烦!”
二十七岁时,父亲对我说:“要好好学习!”我一边按手机按键一边答:“工作了哪有时间学习!”
现在,父亲对我说:“要好好学习!”我笑着给他一个拥抱:“知道了!我会努力学习的!”
同样一句话,七岁时听和七十岁时听,感觉完全不同。所以,同样一口鸡汤,什么时候喝,大有讲究。
02.
我有位朋友,对鸡汤文嗤之以鼻,她说,今天早晨打开手机,朋友圈中第一条是“如何规划你的一天,就是如何规划你的一生”,下面显示“五小时前”,她掐指一算,哦——凌晨一点!看吧!什么心灵教母、励志大师,全是炒作!博人眼球也是为名为利!
但另外一位朋友,却对鸡汤文颇有好感。
她说,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听课的有100个,听进去的有80个,听后还能思考的有60个,思考出自己的想法的有40个,想了还去行动的有20个,能坚持30天的不会超过10个,365天后,也许就仅剩1个。她说,我不要成为那九拾九分之一。
其实鸡汤本身没毒,就看你的体质能不能适应。
相信不少人看过《红楼梦》,有人把林黛玉的死归于肺结核,也有人说她是心病,抑郁而死。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有医科生经过详细的病理解剖诊断,加上临床症状学业分析,推断林黛玉得的不是肺结核,而是心天性心脏病。庸医误诊,治肺结核的人参养荣丸不但没治好她的病,反夺了“卿卿性命”。
林黛玉说过这样一句话:“药岂是混吃的?”;同样,鸡汤也不是乱喝的。
03.
前几年,“心灵鸡汤”类文章频频被人吐槽,“当心淹死在心灵鸡汤里”,“心灵鸡汤麻痹了我的心”,到现在那些文章似乎已呈日薄西山之态,于是有人拍手称快。
去年的一天,我读到大冰的《阿弥陀佛么么达》,“鸡汤喝太多了,来一碗江湖黄连汤”,这句话一下子击中了我的心。
那天我废寝忘食,手不释卷,书中吸引我的有形形色色的人物,天南地北的流浪,我僵硬的躯体内那颗麻木的心脏开始蠢蠢欲动——原来,这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我想要的生活;原来,一直是我给自己画了一个圈,在这个圈内等待死亡的降临。
我咂咂舌头,这碗黄连汤竟让我喝出了鸡汤的味道。
不由想起家乡的梨膏糖,以梨汁和中草药为主要原料,添加冰糖等熬制而成,主治咳嗽多痰和气管炎、哮喘等症。
有时喉咙有点痒,便捡一块丢入口中,浓浓的甜裹着淡淡的苦,味蕾幸福得要叹息,感冒也及时扼杀在萌芽中。
有人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如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吃苦药,大概会有生不如死的感觉吧!所以聪明的药剂师们给苦药裹上糖衣,包上胶囊,也算得上是伟大的发明。
“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听过,道理人人会讲,但能不能讲到听者的心里,能不能使听者痛改前非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04.
鸡汤的价值在于给身体增加营养,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鸡汤文”的价值则在于给思想以启迪,增强我们心灵的战斗力。但大家别忘了,更重要的是鸡汤味道非常鲜美!
什么时候可以来一碗鸡汤?我能喝这碗鸡汤吗?我觉得这是读者要考虑的问题。
我在考虑的问题是:今天的鸡汤做成什么味?
想知道答案,各位读者不妨去街头看一下鸡排店:原味、话梅味、孜然味、五香味、蒜味、蕃茄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