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我钦佩文人那种生命不止,耕读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风骨。于我是一种文化图腾崇拜。
2017年5月,当我还是简书小白的时候,因为报考注册会计师,撞到了财会师,简书的季风中的鸟🧚♀️,也在报考注会。
机缘巧合,我们认识后,她帮我下载了简书并告诉我,在简书平台可以自由地进行文艺创作。
我第一次注册,踏进简书大门时认识的月中山女士。那时的她写的文字我记得,就有十几万了。
季风中的鸟🧚♀️也有一万左右,而我什么也没有。
但我说,其实我也是喜欢文字的。我可以证明给她看,我行。那些个时间段我每天都要看书看到晚十二点。当我看注会专业书籍累的时候,我会试着去简书闲逛,看人家如何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我就是在这样荒芜的文字背景下,撞上了爱文字的月中山。
说来有点意思,那时月中山仼编辑,拒收过我一些稿件,我想简书的编辑水平到底怎么样啊?此人又是何方神圣?便去寻找她的主页。结果发现她创作了许多优美的文字,窥一斑而知全豹,当时打开她的文字吓了我一大跳,示范几例如下:
这年年后大雪,举国素缟,燕帝驾崩,太医署太医从燕帝龙塌前的祭红挂屏上,发现一味慢性毒药,震惊朝野。倾汴京之兵捉拿巫长倾,众人踹开院落,只见烧瓷人巫长倾,已经服毒自缢,他手里握着一祭红挂屏,上有美人罗裙飞舞如蝶、巧笑倩兮。
明朝末年,祁县有一商贾姓王,在街市繁闹之地开一家小饭馆,招牌菜水煮活鱼,鱼汤滋味清奇,甚得当地人之欢心。因而生意年年做大,三年内开了三家饭馆,一时成了当地有头有脸之人物。
于是我开始努力读她的作品。在我脑海里逐渐对她沉淀了不同寻常的印象。
月中山的文字很干净,像一个明眸善睐,灵魂流光溢彩,有着千千情结又柔情刺骨、着装华丽的古代女子。
她塑造的小说人物形象美得明艳、高洁、气质脱俗。并且她织构的情丝缠绕、细腻柔滑,像丝绸般的顺畅。很长时间段,我都被她女性气场营造的柔美气韵打动。
她写农村生活也是洋洋洒洒,文字悠长柔美,结构承转开合有度,题材信手拈来,妙趣横生,并且处处流动着对故土深情的欢畅挚爱。满纸的人文关怀,沉郁的土地,家园的悲欢离合,每每余音缭绕,令人留连忘返,三日不绝于耳焉。
我总结了月中山有二大看家本领:
其一擅长写情。
我选看了她3篇,都以弹“情”见圣。
如《紫苏》、《原是美人叹,岂知山色晚》、《烧瓷人》。
以心之柔夷幻化成琴音绵长、细腻、凄美、侠义,琵琶掩面,柔指断肠。珠玑素颜,潸然魂消,九天缥缈。琴音之义所贯通,人无遁处。
只催得人,心影婆娑,情泛涟漪;绕梁余音之声不绝。每于书境中见人物沥沥在目。美文、美心、美情、美人、美声、美图,犹如祭红挂屏,爱不释手。文学艺术在她的手里成了美玉,水晶,璎珞,琉璃、珠玑;天雨落英,缤纷成溪......
其二月中山还擅长文眼,空坠飞白。
把剧情给你一点一滴升空,情到沸点,又给你炸开,拉低,把你带去天涯,推进冰窟、谷底,让你伤心欲绝,雨哭无泪。之后,戛然而止,得意地让你冻在凄美的故事中体验深情的一种永恒!
把凄美作为美学的意境,白雪圣洁的莽原。把黑夜冻成伤痕。每次结尾都不愿落俗,别具深意,可谓匠心独玉。痛快痛快!
原来文字可以把美表达得这么淋漓尽致!如果把文字比作初恋,我想我一定要给人生留下一点爱的痕迹。以此证明我来过这个娑婆世界。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工作之余,利用碎片时间,我也写了十七万字左右,不知道是喜是悲?
我再去看月中山她写了三十五万,还是依旧如故,浅笑依然,传递着文字的美感。
人是会怀旧的,旧的东西总是充满着对过往的美好纪念。
看她的主页,我真的难以理解,这么精彩的文字,粉丝竟然少的可怜,但她依然去承受那份孤独。她是我见过的很少窜门的女人,只顾埋头创作。《世上的风》已写到91集了,但愿她的作品能够获得广大读者的喜爱。现代人没几个能够静下心来。我相信如果有人愿意沉下心来,月中山的文字一定会让你有所思考、感悟和改变!
过一段时间,我想应该去看看这位女侠。虽然我们很少往来交集,但她的精气神是令人值得钦佩!在文字上我们应该学习她的这种契而不舍的精神来克服自身的浮躁。
亲爱的读者朋友,你们说呢?
月中山,她是一个值得我敬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