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4.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4.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原 句 译 文
4.23 孔子说:“严于律己,就会少犯错误。”
4.24 孔子说:“君子应当言谈简洁,行动敏捷。”
4.25 孔子说:“高尚的人不会孤独,必有志同道合者前来相认。”
4.26 子游说:“老在领导面前套近乎,早晚会自取其辱;老和朋友黏在一起,早晚会变得疏远。”
原文:
5.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5.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5.3: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5.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原 句 译 文
5.1 孔子评论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坐过牢,但不是他的错。”孔子把女儿嫁给了他。
5.2 孔子评论南容:“国家太平时,有自己的事业;国家混乱时,不会坐牢。”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
5.3 孔子评论子贱:“这人是个君子!如果说鲁国没有君子,他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品德?”
5.4 子贡问:“我怎样呢?”孔子说:“你啊,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子贡问:“什么器皿?”孔子答:“瑚琏。”
我的学习心得:
1、“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谚语,意思是从节俭到奢侈容易,从奢侈到节俭困难。所以,孩子小时候我们尽量要培养他节俭的习惯。等到他的劳动能够创造价值的时候,再引导他学会享受生活。但凡事都有度,过分节俭和奢侈,都不利于良好性格的培养。
2、言行一致,甚至要行多于言,因为事情常常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我们要做言语的矮子,行动的巨人。
3、高尚的人不会孤独,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必有志同道合者前来相认。美好的德行,就像莲花的芳香“香远益清”,会吸引更多的人慕名而来。
4、人与人之间应亲疏有度,要有边界感,人应该有恰如其分的自尊。
特别是朋友的夫妻关系出现了问题,他不说,我也不会问,以免引起窥探他人隐私之说。当他求助于我,我会给出建议,他不听,我也不会过度地劝诫。矛盾的解决,最终还是要靠他自己,解铃还须系铃人嘛。
5、孔子评价一个人,不看外界贴给他的标签。所以,他才敢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坐过牢的人。孔子自尊水平高,对人事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不会轻易受他人的影响。现在的网络舆论,极易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大家跟风评论,好的锦上添花,坏的就落井下石。同一个人,同一件事,舆论出现大反转的时候比较多,这也是网民缺乏独立的自尊水平,没有独立的价值判断的体现。
那么,才能不让谣言满天飞?怎样才能尽可能公正地去评价一个人?
我们要向孔子学习:“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具体说来,就是要想了解一个人,必须先看的他的言行,其次观察他做事的内在心理,最后确认他的价值取向和志趣所在。经此三步,就能对一个人做出较为彻底的认识和全面了解,使他在你面前无处遁形。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尊重事实,不信谣,不传谣,让真相在时间的长河里显出正义的光芒。
6、要做到“君子不器”,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一职多能。这样,既让自己的生活有情趣,又可避免发生“中年危机”。但是,普通人如果做不到多才多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学习匠人精神,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也是一种了不起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