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如何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宣讲的方式方法和地点、受众十分关键。要全面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力促党的二十大精神向基层延伸、向“末梢”传递,就不能端着架子讲空话套话,要走到街头巷尾、走到田间地头、走到群众中间,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其实,基层群众也正等着盼着各级各部门的宣讲,想听听党的二十大都有哪些好政策,看看未来规划了哪些美好的蓝图。比如,群众对收入分配、就业、养老、健康等民生问题很关心,现实中群众的困惑往往集中在这几个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此作出了相应的回应:“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就要求宣讲人事先做好功课,结合正在实施的政策措施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使群众思想上受到启发,进而凝聚民心、鼓舞士气,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创新发展的信心和积极性。
当然,党的二十大报告,理论体系比较复杂全面、专业术语比较多,如果宣讲照本宣科,宣讲员进行自说自话的“理论独白”或高人一等的“理论教导”,那很可能让人听得打瞌睡,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宣讲员要在与基层干部群众贴心交流的过程中,答其疑、解其惑、暖其心。为此,党员干部要深挖党的二十大精神“富矿”,在学懂、弄通、做实的基础上,深入基层通俗易懂地讲,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来讲,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让宣讲更“接地气”。宣讲语言还应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用百姓语言,道百姓心声,从理论上、技巧上、感染力上全面提升宣讲水平和效果。唯有把理论变成家常“方言”“土话”,把“书面语”变成“群众话”,将“理论观点”变成“朴实道理”,用“小故事”讲清“大道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文化人,党的政策才能传到千家万户,才能确保群众学得深、听得懂、能领会。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坚持高标准谋事、高效率干事、高水平成事,用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一看家本领,认真破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挑战,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硕果累累的民生答卷,在火热的基层实践中书写更加绚丽的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