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说三件小事。
第一件,是我前两天在微博里看的一篇文章。
在这篇《你可以穷,但不能习惯穷》里,作者说了自己奇葩室友的事儿。大意是,这奇葩姑娘以“我穷”为理由干尽了让人匪夷所思的事,例如拆人快递、吃人蛋糕、不经同意使用他人物品,而且还觉得自己理所当然。
理由是:你不是知道我穷吗?我没钱呀!
第一次见到有姑娘可以因为钱而变得如此没有自尊和不懂得尊重别人,真的很难想象是什么样的经历和成长环境让这姑娘性格长成这样。穷人思维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精致,让人唏嘘。
第二件,是我刚毕业时闺蜜对我善意的提点。
记得上大学时,我也处于“穷人思维”的陷阱而不自知,一来的确是经济能力不足,二来是金钱观的误导,以至于我总是动不动就爱和身边人说:“我没钱呀。”这句话逐渐变成了口头禅,只要和人推心置腹聊天,我都会向他人灌输“我没钱”的观念。
现在想来,其实不都是自我催眠?
因为我没钱,所以可以不在乎外表来节省经济开支,不拾掇自己成了理所当然;因为我没有钱,所以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等好友带我尝遍各大料理,不主动买单成了理所当然;因为我没钱,所以可以无所顾忌的住在好友家,不交家用成了理所当然。
这些我认为理所当然的事,都在经过闺蜜小慧的提点之后开始有了改变。从那时起我才知道,自己随口一句‘没钱’在他人的耳里竟然是抱怨。而我,是个多么不喜欢抱怨的人。
第三件,关于过年给红包
过年时和父亲说,如果哥哥带女朋友回家吃年夜饭就准备好红包。他和母亲一人一千,不能太小气了。
父亲说:“要不我和你妈五百吧,你也知道家里困难。”话外音就是,咱家没钱,少给一点对方也能体谅的吧?
我说不行,该省的省,但第一次上门是万万省不得的。后来父亲最终采纳了我的意见。只是可惜,由于两家年夜饭时间冲突,这个红包没有送成。
父亲一辈子也是一点点打拼过过来的,加之童年艰苦,所以,父亲也爱把“我没钱”用来作为拒绝的借口。
而恰恰是这种穷人思维,让他在许多事情上有了局限,同时也给了自己和家人很多无形的压力。
你看,通过这三件小事,我们不难发现:当一个人陷于“穷人思维”时,他们都把“我没钱”当做了理所当然,且处于不自知的状态。
所以,人最可怕的是什么?
不是经济条件的好坏,而是思维方式的差别。
怎么说呢?
以前在大学总以“没钱”而不买衣服打扮自己的我,毕业之后,慢慢发现:投资外表也是投资自己的一部分。当你越来美,愿意帮助你的人越多。
你在缩衣减食节省下来的钱,远远比不上投资自己带来的收获多。于是,后悔莫及。这是血的教训。
再举个例子。
你觉得报口语培训班贵,借口自己没钱来安抚自个在网络寻找资源自学。最后呢?是不是下了几个G的材料都静静地躺在电脑里虚占不少内存?
钱是节约了,可时间浪费了,该学的也没有行动,最终自个那点蹩脚的口语还是停留在了幼儿园水平。
最终,对自己的失败进行追本溯源时,你又得怪自己没钱了不是?
其实,对比一个圈子的同龄人或者是父辈,我们不难发现,拥有这种“穷人思维”的人很多。他们用钱去衡量一件事值不值得做,面对机会成本,他们看的是现在而不是未来。当需要大额投入的时候,拥有“穷人思维”的人总会为此焦虑不安、难以取舍。
“穷人思维”的人真的很穷么?
不是的,他们穷在一种安全感的缺乏和自我投资意思的觉醒。在“穷人思维”的人心里总有一种对金钱的无意识的恐慌感,尤其是当他们的收入水平属于下等水平时。而同时,又由于对“我没钱”的心理恐慌,以至于在需要自我投资时,他们的视野只能看到现在,并极度想要摆脱眼前内心的焦虑不安,于是,在“钱”和“未来”之间,“穷人思维”占据上风,保存款成了第一要务。
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有钱才能有底气。只有钱,才能让内心的焦虑不安开始变得舒服起来。
然后,从此陷入了死循环:我没钱―穷人思维―留钱丢机会―借口我没钱―心安理得地在“我没钱”的世界继续过活。从此,就和机会擦肩而过了。
所以,别再把“没钱”当理所当然。
因为一旦当你让“穷人思维”在你身上寄居,你就等着身边人渐渐离你而去吧。毕竟,没有一个人老喜欢听人抱怨自己没有钱!
学着把“我没钱”这句话赶出自己的脑海,别让它再出现在自己的口头禅里。
要知道,一个人真正的安全感来自精神的富足和对自我的检视,而不是对金钱的占有。只有当你对事物的价值判断有了合理的认知,你才能从焦虑的牢笼里逃出来。
也只有到那一刻,你才会真正变得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