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90%的AI文章缺乏价值?10%最珍贵的文章是什么?
近年来,AI生成文章的痕迹愈发明显。热心读者曾指出,过度依赖AI图省事而不投入真心创作,不仅影响文章质量,还可能损害公众号的长期发展。他们说得没错:AI的便捷让写作变得高效,只需提供一个粗略大纲,AI就能迅速生成一篇内容,省时省力,告别了过去辛苦码字的日子。
AI作为写作辅助工具,代表了技术进步。我对此并不排斥,反而大力支持——好工具不用,岂不是浪费?坦白说,我的文章99%会借助AI。但随着使用时间增长,我发现AI生成的内容与手工创作的最大区别在于内核:AI的“价值观”受预设框架限制。无论输入多少精心准备的素材,AI产出的文章往往不自觉走向“伟光正”的老路,内容空洞,读来索然无味。
正如李敖所言,世上书籍无穷,而人生有限,我们不可能尽读所有内容,必须学会分辨和取舍。有些文章一看便是“臭鸡蛋”,无需浪费时间品尝。然而,当前的自媒体环境对舆论管控严格,稍有独立观点便可能被判违规,甚至面临封号风险。AI生成的文章虽显“水化”,营养有限,但经过过滤,内容相对安全,不易触碰红线。
那么,标题中的问题来了:那10%最有价值的文章是什么?
我认为,最具价值的10%文章,是那些能冲击你固有价值观、揭示社会真相、打破对现实的幻想,并为你提供人生指引的“利益算法”。人的成长需要打破原有的价值观体系,宛如精神被揉碎后重塑。否则,即便读再多书,你仍会以旧有观念过滤信息,抗拒内心不愿接受的真相。
然而,90%的人难以做到这一点。价值观的重塑不仅是简单的冲击与重构,更是一个漫长的熏陶过程,类似许多家族秘方不愿外传。夏虫不可语冰,大多数人被困在自己的阶层或思维框架中,对外界充满质疑,固守己见。尤其底层群体,往往因坚持“正确”而固执,导致“穷根”难断。揭示社会真相,犹如揭开你心目中女神的不堪过往,令人难以接受。
历史上,《金瓶梅》被禁,不仅因其露骨的性描写,更因全书无一“好人”,充满绝望,却真实反映了人性与社会的底色。那10%最有价值的文章,就像《黑客帝国》中尼奥服下的红色药丸——让你看清现实的真相。这颗药丸并不美好,反而带来无尽黑暗,让人不再期待救世主,而是依靠自身努力改变。
当我们适应黑暗,学会在黑暗中行动,不再期待光明,甚至不再相信光明,我们的内心才真正强大。这,就是10%文章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