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转内销,原本是指出口商品,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出口了转为对内销售。
这个概念本无所谓好与坏,但是在中国民众的普遍认知是出口转内销意味着质量更好,这么认为是有原因的,出口的产品要求的标准更高,而且能够出口,没有两把双子是不行的。
前几天PC不能启动了,于是把硬盘拆下来装了硬盘盒子,装上之后再电脑上还是用不了,我就想着到官网上,下载一个对应的驱动。找官网容易,也有驱动下载的页面,只是一到下载的地方就崩溃。基本的服务都做不到,诶……
忽然眼睛一亮,看到网站上面有个 English ,表示切换语言,也就意味着对外的界面,点了进去,进入到驱动下载的页面,果真就可以下载了。
这个时候我想起了那个词出口转内销,也想起了讲对外贸易老师讲述一段考察经历。
她有一次去一个出口鸡肉的工厂考察,看到了两种鸡的生存环境,一种呢是宽敞明亮的地方,鸡可以自由活动,还有一种是关在笼子里,那间厂房了塞的满满的。她很好奇的问带他们参观的人,为什么这两个地方的鸡的生存环境相差这么大,难道他们是不同的品种。对方答道:可以活动的鸡是准备出口的,这些嘛是在国内销售的,老外买鸡还会看鸡的生长环境,国内嘛,批发的人只要看你是鸡肉,企业还不错,便宜就好。
企业对外对内使用两种策略,这个很多人可能就要骂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好骂的,企业的目的就是盈利,盈利就是要提高销售和控制成本。国内消费者相比于国外消费者的忍耐度比较高,如果都使用相同的高标准,成本就会高出很多,企业基于盈利的考量自然会有两套不同的标准。
如果你的企业更关注于自己的品牌,那就应该使用相同的高标准,就像海尔的张瑞敏,砸冰箱。现在国内消费升级,随着中产阶级的扩大,关注品质的人越来越多了,因此暂时牺牲眼前的利益打造好的品牌形象会给您带来更多的长久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