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1111我又囤了十几本历史书单。从4月份跟着老师读历史到现在,算是真的和历史书杠上了,现在出版社经常联系我要不要书,我只考虑历史类的书。想起刚读历史那会的状态,不禁感动于历史给自已带来的改变。是的,如果可以,我想以后会和历史杠上吧,因为,是历史书改变了我的认知,让我发现了很多的未知,让我爱上了阅读。
1、历史不仅仅是了解历史 而是了解知识后的满足和充实
读了30多本历史后,从中国历史的时间脉落、文化、人文物品等等,我了解到的不仅仅是历史的知识,而是历史背后的满足和充实。
现在终于可以按时间顺序顺序说出国国历史的朝代;说出某个皇帝的名字,知道历史上的发生的大事件是怎么一回事。哪天女儿问起历史,我能对答并跟她分享,我告诉她苏轼好诗背后的人生,跟她说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变迁,我不再是那个只会回答说:“你自已查,你找爸爸问”的妈妈,这种读历史后的知识储存,是装在脑子里的满足和充实。
2、不同角度读历史 就像我们不同角度去看待自己的人生
以前对历史上的人物,只会用“好”和“坏”来明确,比如曹操是坏人,项羽是霸王,宋徽宗是个破国昏君、但是读过历史,从不同作者、不同角度去了解和分析他们,才发现人可以有很多面:比如曹操是雄才,项羽不会管理,宋徽宗有才华其实也想励精图治……
回到我们当下生活,历史也在告诉我,看待一个人一件事,不应该从自已的视角去判断是非对错。如果站在不同的立场是看人看事,大概就能明白他为何如此,不至于气急败坏。所以我告诉自已不要和思维死磕,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喜欢拿自已的经历去判断别人的对错。
3、读历史后 告诉自已只要努力前行 一定会变好
把历史的尺度拉开,历史始终向着更好在面行,但某一时代分合起落却让人哀伤,就如秦始皇的统一,是踏着无数人民的血肉。
看历史名人,他或有丰功伟绩,但也有着人生道路上无比艰难又砥砺前行,曾国藩现在的圣人形象,是苦难给予他的留史千古,看苏轼的千古绝唱,是看他漂泊一生的记录。
生活的磨难谁都有,我们不是唯一也并不独特,只有自已每日咀嚼,才让苦难在自已心理如千斤巨石,但是在别人眼中却不过尘埃般渺小。是的,只能拉开历史的尺度,看看,我们在努力,其实一直都在变好。
4、附:图2.3.4
历史看发展
赵冬梅《人间烟火》
北溟鱼《在深渊里仰望星空》
林达《历史深处的忧虑》
张玮《历史的温度》
王一樵《紫禁城里很有事》
马伯庸《显微镜下的大明》
左丘萌、末春《中国妆束:大唐女儿行》
阿城《常识与通识》
历史看名人
意公子《大话西方艺术史》
张宏杰《曾国藩传》
朱东润《张居正大传》
伊沛霞《宋徽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朱刚《苏轼十讲》
胡戟《武则天本传》
历史看文化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吕思勉张荫麟等著《细说中国史:跟大师悟历史》
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王一樵《紫禁城里很有事》
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澳]约翰·赫斯特《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葛剑雄《不变与万变:葛剑雄说国史》
许纪霖《脉动中国:许纪霖的50堂传统文化课》
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历史之不一样的视角
郑子宁《中国话》
[英]大卫.丰塔纳《符号密语》
(美)斯丹迪奇《上帝之饮:六个瓶子里的历史》
[美]史蒂文*约翰逊《我们如何走到今天:重塑世界的6项创新》
【美】高居翰《隔江山色》
马丁·普契纳《文字的力量》
策妄·阿拉布坦《人类善恶小史》
蒙曼《顺着历史学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