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当孩子甩门的那一刻
文|暖阳君
周末休息时间,可以抽空摆弄一下我种的那点小小的菜地。好几天没管了,杂草不少,期间不远的邻家过来聊天,非让我去她家一坐。她说是有点事请教我,我也不好推辞,于是,弄完菜地就去了她家。
邻家有个小女孩,正值青春期,上初二年级,叛逆心很强。敏感又情绪暴躁,常常一言不合就大发雷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不,这次就是妈妈说让她拿两个水果过来,一个没听清楚,就摔门而走。要是换上别的客人,人家早就要走了,干嘛孩子还给客人脸色看。
而我,就是为这个来的。邻居连连给我道歉,说孩子不懂事。
于是我就给她分析了孩子叛逆的原因,这些行为背后是什么造成的?并给予了方法指导。
1.孩子在释放攻击性。
攻击性背后是什么?显然是情绪,讨厌,气愤,恼怒,歇斯底里的情绪。孩子在宣泄情绪。那么情绪从哪里来?为何不能好好说话?这都是需要挖掘的深层原因。
2.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不和谐。
孩子的行为模式与父母的关系有直接联系。不能听父母好好说话,一说话就带情绪,比如生气,懊恼,大喊大叫等,都潜藏着与父母的关系不融洽,暗含着童年时期的心理创伤。比如父母经常性的吵架,不和谐,使孩子耳融目染的感觉到,彼此的交流方式就是这样的,于是就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学会了。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这种带负面情绪的与人交流的方式。
3.孩子的成长经历造就了现在的样子。
孩子0-6岁期间发生的事情,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孩子从父母那里收到的信息反馈,决定了孩子在处理人与人,她与家人之间的关系中,会怎么做。会用怎样的行为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意思等。
4.安全感的缺失
孩子如果从小就在父母的训斥下长大,或者孩子在恐惧中做事玩耍,那么她的内心是缺乏安全感的,她会觉得她没有可依靠的人,于是这种孩子,如果是女孩,长大后极有可能在青春期会早恋,并且还可能会不停的换男朋友。
5.自尊受损
假如孩子从小就被父母事无巨细的管理,势必会没有自己的主见,要是遇到直升机式的父母,整天对孩子狂轰滥炸,就更是会形成低自我价值的性格特征。没有了自尊,又谈何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