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了,他所潜心研究了好几年的蜂也随他去了。我和先生不仅仅失去了伟大的父爱,更加失去了父亲留给我俩的信任。
父亲弥留之际,也许早就预料到我俩不是养蜂那块料,虽然生前曾经精心培养先生的养蜂兴趣,也曾带着先生养育了几年,可先生总是粗心,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父亲虽然心中不快,但也无可奈何。
所以自今年辛未牛年正月以来,父亲病重以来就很少提他的蜂,即便是在医院就医期间,我和先生想让他高兴,告诉他他所养育的蜂收获了多少蜜时,父亲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并没有多大的惊喜,好像早就预料到我们不会把他的养蜂事业传承下去似的。
果然如父亲所料,蜂还是在父亲去世未満七七的时候,全部灭亡了,被可恶的人头蜂吃的一干二净。虽然说每天我和先生也尽心尽力驱打着些个今年到处滋生着的庞大的队伍的人头蜂,可终究还是败了,蜂被人头蜂逮了去吃了蜜杀死了都。
有点失落,对不起父亲,生前曾那么用心去培育,也曾在网上置办了三千元钱的养蜂工具,如今人去蜂亡,怎么不让人怅然若失,心如乱麻。
想起父亲,守在蜂窝旁一呆就是半天,细心观察蜂的一举一动。曾说过养蜂学问很深奥,需要静下心来,仔细琢磨,最忌粗心大意。每每看到父亲不怕风吹日晒,在蜂窝旁一呆就是好几个世时,心想真的需要那么的投入吗?甚至于感觉父亲有点小题大做了。
现在想来,还真的一点也不为过,尤其是像父亲和我们这些没有一点养蜂基础的人来说,还真的需要如此这般才能把蜂养活,养壮,养起来。
记得我们家的蜂,是七八年前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飞到房边的树上的,父亲便用袋子收了起来,到后来发展成了七窝蜂,每年采蜜大概三百来斤,比起种植一季的玉米棒子来说收益不少也轻松许多。可正当蜂业兴旺发达之际,父亲走了,蜂也走了。
悲恸之余,什么也无能为力,就连哭也没了眼泪。父亲,失去了您,我的世界便暗淡了许多,唯一能传承下来的,就是您的孜孜不倦的好学精神,和对待他人慈祥博爱的光芒。
父亲,不愧为我此生最敬仰和尊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