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公结婚了,因为老公有门手艺(修钟表),正值分田到户,家里只有六亩地,有公公、婆婆、老公和我,还有一个小姑子,考虑到家里劳力有剩余,更多的是为了改善家里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我们决定一起去外面闯一闯。
在结婚后半个月,我们来到常州加泽后,我们舍不得租门面,就在一个药店门口摆了一个摊位,白天放出来,脕上收好借放在药店里,住在离摊位有五六里路的亲戚家的一个闲房子里,房子是一个只有十二个平方的‘丁头虎’,里面马马虎虎能放一张床,靠门口有一个小灶台,真所谓是‘烧的柴草,冒的青烟,马桶靠着铺边’。房子虽小,但我们不灰心,我们有决心,小房子是别人的,我们要努力使自己住上自己的大房子。当时,老公每天的生意也能有将近二十元钱,但我们还是多方寻找和努力,在离我们居住的二十公里以外的戚子堰服装厂里,找到了一份服装加工业务,由于当时我怀着身孕,但因我本身就是裁缝出生,老板答应把衣服让我们拿回来加工,于是,向亲戚借了台缝纫机抬回家,老公每天去摆摊,我在家加工服装,做好整理完,再由老公骑着自行车送去,顺便再把要加工的服装带回来,我记得那时,有一种白卡吱加红绿条的平裆裤头,每条裤头的加工费只有8分钱,我平均每天能做一百六十条左右,反正每天腿子都是肿肿的,晚上睡觉都要老公帮忙把腿搬到床上,第二天还是继续干,因为那时候……。清贫和困苦能给人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能推动人向前,去拼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那时,但凡有一点信息,什么好挣钱,只要不违法,不管吃多少苦,我们都肯做。由于当时江南工业比我们江北发达,在修理钟表的过程中,老公认识了当时皇里链条厂的厂长,在通过几次接触后有了一定的交情,知道他们厂需要电阻丝,而且知道江北和江南之间有差价,于是,老公做起了当时最时尚的职业――釆购员,也就在那一年,挣得了我们俩人生的第一桶金,也就是那一年,我们有了儿子,我们给他取名“欣”儿,第一是为了我们的爱情欢喜庆幸,也喻意着我们以后的生活会欣欣向荣。由于接触过服装,回到家乡,我们又东拼西凑,在集镇上买了一间门面房,开起了服装店。
现在,己经有了一幢三层楼房的我们。回忆起三十年前租住的小房子时,想起一路走来,我们的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勤奋向上的心态,在这么多年一直是一种动力,驱动着我们向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