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儿卧室的书桌抽屉里,躺着四份报纸,那是她 上一周参加学习班卖报纸活动的结果——一张也没卖出去。
女儿从小性格内向,又痴迷于读书,幼儿园认字很少的情况下就整天抱着书读来读去,我们嘲笑她小书虫。后来我越来越发现她性格的内向,多次怀疑是书让她变得如此的文静夹杂着许多的不自信。第一次发现她的不自信,是在一年级上学期的期中考试前天,我们俩一起去学 校,她坐在车上,把头靠在我身上,悄悄地说:“妈妈,明天考试我会不会考不好呀?担心死了!”我一惊,她才六岁,我们从来没有和她强调过考试的重要,怎么会有这样的焦虑呢?
经过她两次的考试失利,我开始追根求源。去年暑假,本家一个嫂子和我说起她女儿的高考失利,说有性格内向引起。我想到了自己的女儿,真怕她长大后因为不自信影响很多大事。 今年寒假,和家人商量后,我们把女儿送到了主持人口才班,希望通过多次的登台帮她找回自信。每个周六,无论再忙,我和夫都要抽出时间去接送她,去陪她。
女儿就是这样一个人,如果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再难都要及时完成,每次金话筒布置的作业她都会完成的很好,我也惊奇她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背会了那么多的内容。我们都在为女儿悄悄的变化而暗暗高兴。
五月,金话筒举办了感恩月小报童户外活动,要求每一个孩子带着几份报纸走上街头,向陌生人出售。那一个周六,我们学校进行招生考试,我必须留下来监考,夫陪女儿去街头卖包。等我回到家里去跟夫要房门钥匙,发现了这日头下的父女俩。爸爸满脸的焦急,女儿满脸通红,目光呆滞,从英民路的这头跑到那头,不停留,也不开口,还撅着的嘴巴。夫一见我就开始和我抱怨,说女儿见人不敢开口,也不敢进到门里去问人要不要报纸。我再看看女儿,强烈的阳光下低着头,不理我们,磨磨蹭蹭地向前走。我知道,此一刻,她信心的堡垒轰然倒塌了,不再言语,也不再参与,让这父女俩去吧,我径直回了家。结果,四张报纸一份也没卖出来,完完整整的带回了家。
晚上,我打电话和金话筒的老师交流,老师给我解开了满腹的疑惑。他们出发前已经就如何树立孩子自信心问题对家长进行了培训,即使孩子一份报纸也卖不出去的情况下,也要想办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哪怕是自己掏腰包求路人把报纸买下来。而夫,因为时间较紧错过了此次培训,从而眼看这种结果发生而无所是从。
又一个周六,克服了种种时间上的难题,我决定陪女儿走出家门,去参与她突破自我建立自信的过程。家长培训会如期举行,老师的即兴演讲给了我希望,教会我如何帮助陷入困境的孩子。同时,我清晰地听见,老师在培训学生,教他们怎样与陌生人进行交流,怎样推销自己的产品,还听到孩子们强有力的呐喊,听到他们为自己加油助威。
走出教室,女儿蹦跳如鸟一样向我跑来,叽叽喳喳地告诉我她准备怎么做,向我展示她的四份报纸。其实,我清楚,女儿是遗传了我的内向,只不过加深了内向的程度。我陪着她走向目的地,在路上不停地和她创设情景,假设她会遇到的种种情况。
走到一家药店,我停下车让她去尝试,远远地看她和那位阿姨交流,恨自己为什么不懂唇语了。结果看到阿姨拉开抽屉,取出一元钱,放在女儿手上,女儿脸上由难为情变得自信,变得笑靥如花。
一次小小的成功让她尝到了甜头儿,她开始一次次地去问路上的叔叔阿姨,即使被一次次的拒绝,照样微笑着说谢谢。报纸买到了最后一份陷入了瓶颈,因为周围卖报的孩子太多,女儿一次次地被拒绝,一次次地陷入尴尬。眼看着女儿的脸越来越难看,我也不免有点儿焦虑。
夕阳渐渐西沉,女儿依旧拿着最后一份报纸,徘徊在商店门前,不敢再贸然去问路人。我悄悄走向一位妈妈,给她一元钱,央求她去买下女儿的最后一份报纸。看着女儿和那位阿姨交易成功,脸上终于再次浮出微笑,我也如释重负,还好,还好,她刚刚建立起来的自信还在。她抱着我的胳膊问我:“妈妈,那位阿姨真好,我都没问她要不要报纸,她就先问我了?”“是吗?大概她是看你那么棒,喜欢你吧?”我故作惊讶地说。
女儿,能看着你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就是我最幸福的事了,哪怕那一步很小很小,但是已经成功迈出,何愁走不远呢?
昨天,金话筒再次组织这样的活动,女儿把报纸增加到了六份,我告诉她要学会选择交易成功可能性大的地方,学会判断有可能买报纸的人群。这次,她自己开始尝试着选择,果然顺利地开了张。
接下来,我们选择了报童较少的古街地段,那里有很多古玩商店和花店,女儿根据自己的判断,果然很顺利地迈出了所有的报纸。
回家的路上,女儿要求给她买书,我乐意奉陪。一起回家的路上,她和我聊起了梦想。她告诉我,她最大的梦想是当个画家,开画展。如果实在不行,就做一个语文老师也可以,因为她语文学得好。
小丫头,不光学会了买报纸,还找到了自己的优点,夜风中听她在背后絮絮低语,我仿佛看到了儿时的自己。
家里,那四份报纸已然躺在抽屉里,我要把它们珍藏起来,等到女儿长大了,把它们的故事讲给她听,不知道她会怎样呢?嘿嘿,有点儿好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