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除三害》出自《晋书.周处传》和《世说新语》。
历史典故中的周处年少轻狂,横行乡间,从小体力惊人,为人强悍凶暴,被乡里人视作“祸害”。义兴的河里有一条蛟龙,山上有一只猛虎,有人劝说周处杀掉蛟龙和猛虎,实际上是希望这三个祸害互相残杀,从此再无祸害。
周处杀完老虎后,与蛟龙漂游几十里,在水下厮打三天三夜,当同乡以为周处已经死了,开始举杯庆祝时,他却杀死了蛟龙平安回来了。得知大家是因为自己已死才互相庆贺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被同乡视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之意。周处凭借改恶从善的决心和毅力,蕞终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忠诚孝子。
故事是富有哲理性的,它要告诉大家的道理也很简单:人是可以转变的,也就是说,人是有可塑性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是可以回头的。
人性并非善恶两级那样绝对,做错事也并非不可原谅,周处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改过自新,选择用正确的方式成长自己,重新担负新的使命,成为一个拥有责任感的,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
由黄精甫编剧指导,阮经天主演的《周处除三害》,借用此典故讲述了一名通缉犯陈桂林在自己生命将尽时,决心除掉通缉榜排名前两位的大罪犯,来让自己扬名立万的故事。
一开始的陈桂林是盲目展示他的恶性,对于从别人口中亲自听到被佩服的成就感,他显得不以为意。作为一个江湖传言中的厉害“杀手”,他还是挺自信的,所以被人“佩服”在他看来是正常不过的。
当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快到尽头时,被人劝说去体面自首,他真的动了自首的念头,同时也付诸了行动。从这一点来看,陈桂林并非一个无药可救的恶人,他骨子里有善,是需要被激发的,通过后面的故事可以证明这一点。
然而,命运弄人,可能陈桂林还有没完成的事情,所以上天没办法轻易将他收去。他把自己带去警察局投案,却没有一个人搭理他,看着警局嘈杂混乱的场面,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原来是这么的微不足道。
原先在社会中建立的“存在感”忽然消失不见,他开始不甘心,开始后悔这次的决定,直到看到通缉名单里自己的排名后,他庆幸自己没有自首成功。
陈桂林好像明白了为什么自己被如此轻视,原因是因为他还不是头号通缉犯。从那刻起,他决定先铲除前面两个罪犯,这样才能让自己成为“第一”,从而换来其他人的关注和重视。
陈桂林的做法看上去很凶狠,我却嗅到了人性中思想单纯的味道。他处理事情的方式是违法的,这和他成长的背景有很大关系。
从小是奶奶一手带大,没有良好正确的教育环境,人性中的恶是很容易被唤醒的。但是,只要他存在于一个好的氛围里,他的善也能轻易被唤起。
比如,他解救小美,他关心小胖,他要释放邪教中被困住的陌生人......当一个人的善心被激活,他会看见很多美好的东西,然后慢慢卸下心中防备,汲取新的生命能量,让自己逐渐成为一个好人。
如果前半生,陈桂林是个恶人,我想后半生,他想做个好人。他亲眼目睹了恶人如何对待小美,那份邪恶与残忍直击他的内心。
在陈灰眼里,陈桂林的恶只针对真正的坏人。他拿走陈灰掉落的枪,用它杀了香港仔和林禄和,但是子弹却是他自己在黑市上买的。在信守“除三害”的承诺后,他把枪还给了陈灰,没有让陈灰背锅,站在道义的角度上看,陈桂林比现实中一部分人做事更加周全。
完成了给自己的任务后,陈桂林拨通了陈灰的电话,面对记者,他大声高喊:“我叫陈桂林!”陈灰此时并没有阻止,好像和他达成了某种协议,又或是对他产生了一丝丝惺惺相惜的感觉。总之,陈桂林用自己的方式达到了“扬名立万”的结果,陈灰也因为陈桂林而铲除了罪恶的通缉犯。
浪子回头金不换。在陈桂林被枪决的前一秒,他选择不用任何减轻痛苦的方式接受刑罚,那一刻,就是他真正的重生时刻。他深知sha人偿命,尽管有些人在他看来已经无药可救,他把自己当做“救世主”去释放那些人的灵魂,而现实就得让他付出生命的代价,他认了。
陈桂林骨子里就是个简单的大男孩,是残酷的环境把他逼到了如今的地步。可是他忘了,他其实是可以选择的,选择用现实能够接受的方式重新来过,选择让自己的生命不被邪恶所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