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到了关于这部电影的一些风评,一直心心念念要去买张票,安安静静坐在电影院里看完它,感觉这样才是对它的一种尊重。但由于疫情阻隔,还没来得及去看便得知它下线了,于是今晚,点开了手机上一直保存着的资源。
关于这部电影,读到的评论和观感已经很多很多了,不再拾人牙慧,只想简单表达一下自己的一些感触:
一、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部电影里的美好便是那份深入骨髓的爱。
有人说这里面并没有爱情。马老四和贵英,一个老实本分被哥嫂当成了免费劳动力多年,一个残疾不育遭哥嫂嫌弃,他们都成了侄子婚姻路上的绊脚石,家庭体面的破坏者,于是两家人一拍即合,将二人撮合在一起,甩掉了自己的包袱,他们就是抱团取暖,搭伙过日子罢了,哪里有什么爱情?但我认为,爱情哪里有固定的模式?谁又规定必须轰轰烈烈海誓山盟才是爱情?鲜花钻戒表达的是爱,粗茶淡饭蕴含的也是爱。花前月下的诗意浪漫是爱,茅檐陋舍的相依相守也是爱。只要有爱,人间走这一遭便是值得。它会让草芥般卑微的心灵高贵起来,给泥泞里的生命带来光和暖。
当小麦花灿然开在手背上,谁说它不比娇艳的玫瑰更感动人心?当孵鸡的纸箱里透出的点点暖光映亮了两个人的脸庞,谁说那不是一种别样的浪漫?当黄昏时分,土屋前两人蹲坐着吃饭,身边鸡在啄食,驴在摇尾,燕子在屋檐下飞来飞去,谁说这温馨的画面不是幸福的模样?当酷热的夏夜为了乘凉躺在屋顶上睡觉,老四怕贵英掉下去,用一根裤腰带将她跟自己拴在一起,谁说这种相濡以沫相依为命不是爱?
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个先来,房子盖好了,鸡开始下蛋了,庄稼颗粒归仓了,当生活中的一切都在朝着光明与幸福奔去时,一个人的生命戛然而止,所有的美好戛然而止。这不是最大的悲剧?
二、真正的苦难都是无声无息
有人说电影情节没有很触发泪点的地方,觉得并不感人。真正了解西北农村生活的人,会觉得男女主的生活就是现实本来的样子,有什么苦难可言呢?不了解的人认为,这个已经全面脱贫全民奔小康的时代,哪里还有这样贫瘠的土地,这样穷苦的生活啊?导演只不过是在过度强化苦难,过度消费苦难罢了。
两个多小时的观影过程,我也没有流泪,但是看完后,心里却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沉重得几乎喘不上气来。整部电影,导演一直是在用文学上的白描手法,安安静静地讲述一个平平淡淡的故事,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撕心裂肺的场面,但是平静的表象下,蕴藏着巨大的痛苦。就像风平浪静的河面底下,暗潮汹涌澎湃。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真正的苦难都是无声无息的吧!这才是表达苦难的最高级别,不会让你瞬间泪如泉涌,痛哭流涕,却会在一个又一个不经意的点上,一下又一下用重锤击打着你的心。你的心,便在这一次一次的重击之下,一点一点碎下来。
这广阔无际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灾难:地震,海啸,饥荒,战争……个人在大自然面前何其渺小,力量何其微弱。从古至今,人类虽然一直在和自然做着顽强的抗争,却永远无法消灭所有的天灾人祸,苦难于是一直存在着。你所看到的,听到的,只能局限在你的认知范围之内,并不一定就是全部的真实。马有铁和贵英的故事,只是这世界上你不曾走到过的一个角落里,存在着的一份你不曾看到过也无法想象得出的真实罢了。那个角落里的人们,世世代代就是那样生活着,顺应天时,安于天命;生于尘土,归于尘土。也许在他们眼里,这就是一份自然,一份顺遂,什么苦难不苦难,生活的罅隙里塞满的,是柴米油盐,哪容得下那么多矫情的字眼?然而唯其彻底的真实,才更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当那些穿梭于灯红酒绿、沉溺于声色犬马、说着“何不食肉糜”的人们,突然看到了这份真实,才会震惊于我们的世界,原来还有着这样的一种存在。
无论如何,苦难都不应该被美化。但是从大西北高原走出来的李睿珺导演,就是想把他曾经看到过或经历过的那份生活,原原本本展现在大家面前,就是想让大家了解这世界的一份真实,哪里是在强化苦难,又何曾想过要消费这份苦难?
三、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光明
——202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