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尹元昌
整理:张天福
2018年是什么概念?90后最后的18岁。今年春节的时候,最多的人唤起了18岁的记忆,对不对?因为,再也没有90后的18岁了。00后的时代来临了。所有年纪的人都被00后所冲击。
他们握有什么优势呢?在深圳的孩子握有校服的优势,同时握有互联网的优势。
在校服和互联网培养下的孩子,这么勇敢、这么有担当、这么有个性、这么自信、这么包容……光是性格,我们N多代的人,跟他们都是有差距的。
我们如何地拥抱未来,我们不能用我们的意识来拥抱未来。如果我们没有穿过深圳校服的人,我们至少要体会一下穿深圳校服的感受是什么。你只有体会过深圳校服,你才能体会出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文化。如果我们不去体会他们拥有的这种优秀的文化,和优秀的基础,你未来怎么去认识他们,和他们合作,以及和他们一起发展。所以说,深圳校服,未来已来的同时,要学会认识他们。
很多人把他们冠之以“他们是孤独的一代,也是幸福的一代。”,这是90后、95后、00后的一个肖像,但是我告诉大家,这只是我们这么认为的。
他们这一代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我看法是两个字:自信。
他们非常自信,面对家庭长辈自信,面对社会自信,面对世界自信。所以说,孤独的一代,幸福的一代,我们在总结他们这两点的时候,是狭隘的,并没有对他们有一个透彻的认识。
他们还有一个优势:他们是互联网原住民。大家可能看过之前有部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以及中国新四大发明之类的概念:高铁、核电、共享单车、移动支付……共享单车马上就要死了,新四大发明生命周期只有三年。
互联网原住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互联网原住民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获取知识无障碍,他要想知道什么,是没有障碍的,不需要求任何人。
大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互联网原住民和我们最大的一个不同。有互联网的时候,没有我解决不了的问题。除了人的问题以外,一切物质的问题,互联网都能解决,这是真正的互联网原住民的特点。也就是说,我可以不跟任何人发生关系的情况下,我依赖互联网能解决我生存学习生活的问题,这叫互联网原住民。
但是,互联网原住民随着现在的发达,为什么最近像微信、抖音小视频、火山小视频、快手等等这些互联网的应用那么火呢?
当这个虚拟世界,互联网原住民产生了之后呢,他们最大的回归是什么?社交。
社交成为他们最大的需求,互联网社交又和我们传统的社交有什么不同呢?就是内容表现力的社交。大家还记不记得,书信(写信)这回事?历史上大家都会写信跟别人交流,后来为什么短信会这么重要呢?大家希望文字和人交流。后来电话出现了,发现语音交流和文字交流配合起来呢,这个社交是完全不同的,那就催生了语音的交流、文字的交流、以及视频的交流。但是随着世纪网络的出现和智能手机的出现,视频的交流会越来越多。我讲一段话,我打一段文字,拍上一段视频发给你,你对我的理解完全是不一样的,是超越了以前一张图片配一段文字的传播和互动。所以,如何拍一段视频,配一段文字和别人交流,成为未来很重要的一个形式。
所以,要认识互联网原住民和我们之间的差别在什么地方。比如说,现在为什么那么多网红,为什么那么多叫网红脸,为什么那么多人跳抖音里头的舞?大家希望用这种所谓的范式来让别人认识自己。比如说,传统意义上,我们靠写首诗让你来认识我,写篇散文让你来认识我,其实都是社交和社会认同交流的范式。
互联网原住民最大的区别就是这种范式和我们的不同。
这种范式它的根本性是什么呢?它更开放、更容易获得、更个性,而且更碎片。而且,它这种范式不是形式的范式,它仅仅是渠道的范式,甚至已经叫做没有范式。它(固定的)范式已经不存在了。所以,这叫做互联网原住民,他们更加饱满,内涵也不差,个个都是能说会写,能唱会跳。都是在自己的专业之余,在自己的人性那一面,会有更加地丰富和饱满,所以来说呢,青年的新生力量,他们身上不像以前说踢球的人就是踢球的人,跳舞的人就是跳舞的人,唱歌的人就是唱歌的人,不同人有不同人的气质。现在是什么?现在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气质。游泳运动员有各样的气质,音乐家有各样的气质,他不一定遵从某一个范式,他只要这一点能够被社会接受。
这一点压力,对我们没有他们这种结构的人来说,是非常强大的。比如说他们对外国人就能讲英语,对着家乡人就能讲家乡话,普通话都比他爹好,论到专业上,刻苦精神上,似乎长辈都比他们不如。所以呢,这种新生的力量,我们要全面地认识,而且我们现在生活在深圳,深圳这批优秀的人群,是更为广泛的,身边比比皆是。我们如果在深圳认识不到这群人的价值,认识不到这么一个鲜活的社会环境的话,我们会不断地错过深圳的未来。对深圳青年零零总总的这种个性:二次元、鲜明、社交的主动性……我们这个年龄的朋友圈,一定没有90后的朋友圈活跃,90后的朋友圈一定没有00后的朋友圈活跃。说得不好听一点,他们就能激活他们的朋友圈,而我们怎么激活他们的朋友圈不知道。以后90后00后窜到我们的朋友圈,我们会觉得,哎呀可好玩了,这些东西都没听过的。
他们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鉴别能力,完全不是我们这几代人所能比拟的。就拿他们穿校服这么一件简单的小事,都能折腾出这么多的花样来。我们年轻的时候,家里给了更好的条件都整不出什么事儿来。所以,时代真的是不一样了。深圳校服很偶然地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所以,如果我们在从事新兴的文化教育产业过程当中,没有这种意识,你的产业生命周期不会超过三年。就拿共享单车来说,共享单车虽然是个80后做起来的,里头的文化要素太匮乏,根本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内涵和体系,根本不是一个现代的体系,也就是说,靠钱堆了一堆东西摆在街上,然后让人家去使用一下。它的文化文化内涵是什么?一点都没有。所以共享单车成了社会的垃圾堆,成为社会的毒疮。它怎么可能发展下去呢?是极度地消耗了社会资源,深圳的大部分的路都是大理石的,路边让人行走很方便的,现在被所谓的共享单车侵蚀得这么严重,但是,这个城市、这个社会仍然在包容它。它一定有它的选择。共享经济不是这么回事的。
深圳校服才是共享经济!
大家有没有想过,深圳校服用社会最便宜的、最能接受的方式,让所有人体会了它的好处。它一定是有政府参与规则制定,不乱消耗社会资源,又是生活必需,又能产生延续性的文化现象,才叫做共享经济。
深圳校服是很多设计人免费贡献的,是很多政府官员来参与管理,是很多学校开放胸怀而打造的这么一个平台,所以,深圳校服现象是共享经济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享的成果。
大家未来做很多事情,都要考虑到: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市场经济,什么是社会价值,什么是经济价值;我在其中获取的利益是不是合理的。
没想到说,深圳校服带来的一个东西,却是共享经济的成果。未来的社会,更多的是走向这种形态,叫共同意识。在个性之余,走向的是共同意识。回到我们老祖宗有句话叫什么呢——“大和”,外圆内方。内在是充满个性,外在是互相兼容,这才叫真正的个性、真正的文化、真正的共享。而深圳这群孩子,为什么能有这种精神呢?穿校服在大的标准下能穿出个性来,但是走在社会上,大家没有差异,没有歧视,没有歧义,都是共同的身份——我是深圳学生。内在上,有努力学习的,有不想学习的,依然是个性十足。但是外在是互相尊重,互相统一的,是平等、自由、公开、开放的。共享经济一定是这套体系。
所以,深圳校服既是深圳的肖像,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现象,更是00时代的产物。
其实深圳在打造深圳校服文化的过程当中已经迈向了新型的社会形态,叫共享经济形态。共享经济形态一定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价值充分的这么一套体系。这套深圳校服的深层次涵义,如果不具有那么多的社会文化意义的话,不可能有那么多人会穿它。
真正的耐久的美是什么?是社会价值,而不是特新奇!为什么中华文明5000年文化源远流长?因为它迎合了人类生存之美。它不是简单地迎合了某个人的需求,就像我说的,深圳校服就是外圆内方,“大和”的一种人心状态,就是一种个性和社会的关系。当你要去成为社会的一份子的时候,你必须遵从社会的统一标准和状态,但是,不能因为社会的统一状态而抹杀了个性,这两者之间一定是中庸的关系,既有社会的大义,又有个人的个性、想法和思考,这一定是良性的共存关系。
深圳校服既穿透着未来,也承载着我们的历史,叫做什么?读书人要有读书人的样子,学生要有学生的样子。为什么在这种场合,我们会把它当做一个话题来讲呢?因为它足够厚重,它足够普通和简单,它足够人民。
我特别感谢,深圳留着这么一个话题没人讲,而我有机会来讲,而引发我这么多思考,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它是一个充满未来的文化,它穿在青少年身上,而青少年愿意接受这个话题,同时在不断地延续,那么青春的一个话题,没有太多人去剖析。
它是未来青年人的一个肖像,是我们要学习的一个肖像。它是充满着互联网符号的一个肖像。说句应景的话,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也就是希望深圳校服这种现象出现而已。大家想想,马克思的宏伟理想也无非就是深圳校服的理想。
深圳校服,是马克思主义在深圳的实现。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前提下,人们不要过于物质,各取所需就完了,但是要各尽所能。同时生产力不要破坏生产关系,社会关系要良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这些,是不是深圳校服的内涵?剥离了资本的要素,充分的人民的精神的体现,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同时又不完全否定货币在其中的作用,而剔除了货币的资本主义的概念,存在着货币的公平概念在其中。因为通过货币,三四十块钱一套服装,能够让它流动起来。但是,完全剔除了资本主义的这种剥削在里头、这种泡沫在里头。这不是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深圳校服能够联系到马克思主义,大家没有想到吧?但是,这是事实。这个现象,改变了我们整个的思维体系,改变了教育的思维体系。我们一定要换个角度,去教育别人的同时被教育。我们要理解青年人,融入青年人,为青年人赋能。
为青年人赋能,真实的一面是什么呢?我们赶紧去青年那里吸收能量啊。你不理解青年人,不理解年轻一代的思想,你怎么去拥抱未来?你怎么会拥有未来?我们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思维,我们就会变成什么呢?我们就会变得怨声载道。你看我以前吃过什么亏,你看你不按我的想法做,你会怎么样。是,我们可以去指点江山,但是,如果我们去学习他呢?如果我们去接纳它呢?是不是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和未来良性地结合呢?
我们要用未来的眼光看过去、看经验,而不能用经验的眼光看未来。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话:“不要用经验的眼光看未来,要用未来的眼光看经验。”
我们对于年轻人而言唯一的优势是什么?我们拥有用未来眼光看经验的潜力,而年轻只有未来的眼光看未来。所以,作为我们有一定人生经历的人,更多的是学会用的眼睛看经验,同时学会用未来的眼睛看未来。
但是,传统的教育体系,都是用经验的眼光看未来。今天,通过深圳校服,我送给大家三样东西:第一,什么是真正的共享经济。第二,马克思主义现象在深圳已经发生。第三,教育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教育不能用经验看未来呢?任何的知识的活动,已经不是依赖教育。任何知识的获得靠学习,他学习能力越强,他获得知识越容易,因为学习是自由的。但是,在传统来讲呢,学习是给予,学习是规律,学习是必须的,学习是刻板的。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获得是自由的,而且知识的获得是随性的,知识的获得是无障碍的。而且,由于信息过载,造成了选择成为学习的过程,不是获得成为学习的过程。
传统的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三大障碍:工具障碍,关系障碍和自身的障碍。
什么叫工具障碍呢?传统意义上,你掌握工具很困难,你必须学会语言你才能学习,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没有语言你也能学习。在《互联网时代》纪录片里,有这么一个案例:美国的一个互联网群体做过一个实验,把IPAD送到非洲——跟现代社会完全脱节的社会结构里,把10个IPAD不在有任何语言指引的前提下,交给孩子们使用。最快的一个孩子不到10分钟把IPAD打开,最慢的一个孩子40分钟打开。最快的一个孩子,7天学会了编程。在IPAD上面,没有任何教育的前提下,一个非洲的孩子,13岁到7岁的年龄界限,最快的一个孩子7天会编软件,这就是互联网的伟大。所以大家不要担心未来孩子的学习,你让他足够开放地去接受互联网,他一定会非常优秀,这就是我对互联网的认识。
天天说,你不要看电脑,眼睛会坏的。我们那么大年纪,看这么多手机眼睛都没坏,孩子的眼睛会坏吗?说句不好听的,他看坏了,让他修养半个月或一个月他就恢复了,还不抓紧时间让他看多点。
互联网这个获取路径是他必然的路径。未来的知识获得更加自由、更加开放、更加容易。为什么?我告诉大家,中国的易经是二进制,整个的互联网世界就是个二进制世界,所以呢,二进制思维是一种天然的语言来着。大家不要认为二进制思维是一种科学语言来着,二进制是最基础的算法。十进制的算法是人造的,二进制的算法是天然的,这个我可以很有权威地告诉大家。因为你在便是十进制的时候呢,你要认识一到十的差距,这必须有个学习的过程,但是呢,任何人,黑和白的差距认识是天生的。黑和白可以认知所有的事物,就是二进制。
为什么拿到电脑,一个那么无知的孩子他就能学会编程?因为它是从二进制开始的。也就是说,你经受过十进制的训练的人呢,他的思想和智力可能已经被禁锢了。反而是变傻了,说得难听一点。而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是开放的、互动的。
我刚才讲的传统教育第一个障碍,是工具障碍。第二个问题是关系障碍。传统环境下,我们怎么去获得教育工具,只有通过社会关系,父母不教我,我是获得不了学习工具的。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你没有教育关系,你的互联网这个学习工具,也能让你获得学习关系。
第三个障碍,为什么叫自身障碍呢?天生的障碍,那是没办法的。但是,孩子有些天生的障碍是家庭造成的,不是他真的天生障碍,这叫个人障碍。深圳校服反过来证明了什么呢?我们只要给一个开放的体系,一种社会更加公正的体系给到孩子,孩子们会承载出一片非常正能量的社会现象,而不是一个负能量的社会现象。
深圳校服说明了教育开放的重要。围绕互联网这个时代,消灭了三大学习障碍,学习观念会发生质的变化。
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出现,文字的意义在淡化。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呢,网络、图片、视频、音频正在赋予文字更大的能量。比如说现在互联网上,经常有些语言我们是看不懂的,它在特定的人群、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交流下,它就有它的语言内涵。
也就是说,现在互联网可能天天都在产生新的语言系统、文字系统和符号系统,只要他觉得需要。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的这种语言系统和符号系统,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有意思,它会突破文字的局限,但同时会给文字产生更大的能量。
大家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未来已来,未来将是非常精彩和绚烂的。美好生活的来临,任何的影像,不再局限于表象,走向意念。
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新的文字、新的语言体系呢?因为大家在把不同的影像,对应不同的意象,影像和意象之间会高品次地发生交换和生产。大家都在担心:人工智能,机器会思考后,会不会祸害人类。首先,机器要学会情感,八辈子都追不上。为什么?随着人类在互联网出现之后,人类创造出新奇的应用和交流方式和语言。所以,互联网出现之后,人类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是超越机器不知道多少倍。你计算能力再强,你也就PK几个大脑。但是大家从来没有考虑过,我们所有人在互联网上,共同思考、共同运转,共同PK,它的整个运算量和智慧是爆炸式的。机器什么时候能赶得上人类啊?开国际玩笑,无稽之谈。很简单,单台电脑比得上一个人脑吗?世界上的电脑都没有人脑多。通过互联网把那么多人脑联系在一起,怎么拼得过人脑啊?再加上,当人出现了以后,每个人可以指挥N台电脑啊,这怎么是一个量级关系呢?
当影像成为意象的时候,这是机器不可能实现的,机器只能就影像变影像,但它的影像变不了意象。机器的影像他的边界是清晰的,只有人类的影像边界是模糊的。一旦他的影像边界是模糊的,影像和意象之间的数量级是不可同等而语的,这是另外一个学科范畴。
今天,送给大家三个礼物。第一个,大家如果要去研究未来的经济现象和发展自己的业务,可以参考一下深圳校服的概念,它一定是市场、政府、个人、社会联动得非常紧密的一种现象才叫做共享经济体系。第二个,深圳校服是马克思主义最好的真实的反映。第三,教育要颠过来,经验不能指导未来,要用未来看经验,未来看未来,你就会拥抱未来。
美好生活在等待大家,我们要学会向青年人致敬,就能真正地拥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