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香港环保,我能观察到的只有汽车尾气,海洋污染,垃圾清理三项。
先说汽车尾气。
香港的汽油车就是一个排放标准。加之香港的所有出租车都是油电混合动力,是减排的主力。香港的大巴和小巴也有相当部分是油气混合动力的。所以说尾气污染是在可控范围的。尤其是在新界,人口和拥挤的港岛相比稀疏了好多,道路反而更加宽阔,尾气污染反而是不那么明显了。
香港买私车也没有什么限制,价格也不贵,但是香港却没那么多人热衷于买私车。主要原因是,港府规定了令人咋舌的税款。譬如说,一辆24万元的新车,要合计交税14.64万元税款。即总价为38.64万元,占购车成本的38%。
除了购车费用,还要花费近百万元购置停车场地,加上出门价格不菲的临时停车费用和时间限制,还有严苛的停车超时罚款。所以,你想买车容易,想乘自己的车出门爽歪歪?对不起,先摸摸口袋里银子够不够沉再说吧。
根据港府公开数据,2020年,香港共有登记私家车651358辆。2020年11月,新登记4153辆其中新能源油电混合动力特斯拉656辆占当月新车的16%。这说明了港府对环境保护的政策倾斜。
所以香港有车一族才是真的够富。一般白领都是通勤上下班,有时候你看到穿着讲究,画着精致妆容,面目艳丽的上班族女孩儿踩着价格让人咋舌的高跟鞋健步如飞的赶地铁或追小巴车,你会觉得这画面真的太违和了。
(顺便八卦一下,香港还是世界上劳斯莱斯最多的城市,据说平均每58台车就有一台劳斯莱斯。虽然我不认识劳斯莱斯,它也不认识我,和我现在写的文章也没啥关系,但是我还是忍不住要八卦一下。就是想佐证一下我在《住在香港》一文里说的香港的隐形富豪真的是不少的。)
上班白领在地铁里遇上自己的老板那都不叫个事儿。年薪百万的上班族和月薪上万的职场新鲜人一起伸手打的士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路上私车不多,公共交通大行其道,良性循环。
曾有一位来逛香港的老友,领略了香港无处不停,无处不走,速度与激情同在的小巴车后,感慨地说:这(指小巴车)是屌丝的座驾,豪车的速度!虽然有些调侃,但真的贴切。
再说海洋污染
香港海洋污染,我能看到的主要是船坞油气污染,所以维多利亚港的鱼是不能入口的。在奥运和九龙船坞岸边,你常常会看到停靠在船坞里的巨大的集装箱驳船,海里也常常有油花花漂流。远洋货轮我们看不见,但是拖拽驳船的汽轮往来繁忙,让你不能不想到这内海里的生物肯定是所剩无几了。
但是在诸如南丫岛,马湾,御景湾等岛屿的海滩上赶海和海钓的鱼虾螃蟹贝壳则都是美味!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小娃儿的好玩伴。我也吃过亲戚家小娃赶海捡到的蛤蜊和小螃蟹。和街市买的就是不一样。
沿海屋苑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也是要排海的,但是你却可以放心,这个“处理”是真的处理过了,不是走过场。
但是,我住过的奥运地铁上盖,因为楼高,楼密,楼多,污水集中排海时,早晚去临海公园散步时,还是会闻到很重的味道,让人尴尬。
然后是垃圾清理
香港的垃圾清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环保所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要保证生活垃圾没臭味,没有滋水,是个考验。处于热带高温潮湿天气的大都市,垃圾清理方式和管理应该上升到特区决策的高度都不过分。
香港的清洁工人岗位众多,人数庞大,使用的工具没啥先进的,倒是他们的工作方式和认真态度让你必须心服口服。
公共厕所永远都是干净无味的;街道总是清洁的,见不到纸屑,痰渍,落叶;门窗永远都是明亮通透的;栏杆楼梯从来都被擦的反光;公共室内甬道一直也是干净透亮的。你总能在这些地方看到他们劳碌的身影。而这些清洁工人年纪都在六十多岁,很少看到中年人。主要原因还是工资不高。
环保工人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他们的精神面貌却不显老态,有的大姐手上的金戒指,翡翠手镯也很耀眼。
他们的工作不是八小时,而是六小时,所以资薪低,工作时间短,是照顾了这部分阿婆阿公的年龄特点的。
在我住过的屋苑垃圾清理中,也都要进行分类,都是由每户自己靠自觉进行的。屋苑管理机构对住户的要求就是“扎紧垃圾袋口”!详细的分类都是由清扫大姐来完成的。
很多住户根据自己的判断把垃圾进行初步分类,比如纸箱子,玻璃瓶子,塑料盒子,都按照提示放到垃圾间,让清扫大姐整理运走。
当然,如果你随意抛洒垃圾,或者不把袋口扎紧,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有摄像头睁着眼睛记住了你,楼管就会邀请你“聊天”,还会不厌其烦的叮嘱你,清扫大姐还会在与你每一次的(偶然)碰面中笑问你是否安好。总之,你自觉,大家都不知道,你偷懒大家都认识了你哦!
所以说,环境保护,还是要从小处做起,从大处着眼。我个人觉得,环保也是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