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虫关于学员该不该借钱给人的问答
2017.10.26
学员问:
虫虫老师好!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我有一个亲戚,他要跟我借钱,我马上有种被剥夺感。站在圣灵的位置上,应该看到的一切都是完美无缺的,他现在的财务匮乏跟他的信念有关,是他需要转弯,我不愿意借给他。但是我里面又有一个想法说,那你不给人家借钱,你不是又认为你自己匮乏了吗?这个声音又让我产生了一种做错事的愧疚感。我知道这是小我的声音在攻击我。我想请教您,如果您是我,会怎么看待处理,谢谢!
虫虫老师答:
我这个功课很早以前就过了,啊,差不多是十年前或者是八年前啊,就有学员跟我借钱,他把情况说的就是非常需要,比如说他说他是厨师,做菜的,但是呢他是天生不能闻肉,他做菜但从来没有吃过,但是生活所迫,不得不做,就让我借他一笔钱,让他可以不做厨师去学个东西,后来他也学出来了,又说开个店也需要一笔钱,然后呢,我又借他一笔钱,后来他就养成了习惯,经常来跟我借钱,借不到了,还跟我的朋友借。
然后我开始向内在问了一下,看这个问题,我说我不是行善吗?后来我就发现,其实内在是有小我在了。我们处理这个事情啊,不能从形式上看,世上没有绝对的对跟错,关键是看你做这个事情的出发点。我当时出发点就是说,如果我不借给他,我就是个小气的人,我就是一个见死不救的人。他当时借钱时候说的那些话,来回的那些邮件,都是对我各种赞扬表扬,如果我借他钱,我就符合他心目中那一个真善美的形象,又符合我的小我对我的评价,如果不借,那我就会看不起我了。我就发现,如果不做这个事情,背后看不起我的那个恰恰就是小我,我完全被控制了,而且最后的结局,借他钱以后,他也是一事无成,因为他信念也没有转,而且他需要更多的钱。
关于这个问题,后来又专门去研究了奇迹课程,才明白啊,课程指的这个布施跟佛法说的一样的,是无相布施,就是说你真正能给的东西一定是能分享的,而如果你给的东西,别人多了你少了,别人的少了你多了,这个就不是真分享,这个属于一种分配,而不是分享,那么这种分配跟灵性是无关的。也就是说,小我想用这个说你不能分享一个东西而定你罪的话,这个是行不通的,因为这个不在灵性法则中,课程说,只有真实的才能够分享,也只有真实的你才给得出去,上主也只能给我们真的。换句话说,只有无相布施是真的布施,非无相布施,它的形式上都不构成布施,除非是,除非这个是一个心,所以在一般布施情况下就总结出这么一个方式,就是说,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你想给,比如这种给是纯粹是一种感恩,纯粹是一种你可以从心里舒服,或者是你觉得这个东西非常好,别人跟你一起分享你会更开心,这种方式其实是带着分享心的,这种方式呢,你就大胆的分享。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你不是想分享的,那你就可以完全不分享,理由呢,很简单,你不需要取悦任何人,甚至不需要证明自己是什么,这个就完全脱离罪疚的掌控。
我说的这个意思,那你就可以自己把握了,我没有教你具体怎么做,就要看你的心的具体情况,我没有说具体的给和不给谁对谁错,只是告诉你这个跟你的灵性无关。
你真正能给的是什么呢?能给的是你的目光,目光是我们所能给兄弟的最大的,就是有些时候,你给别人钱不如给他一个你看他的目光,但这个不是给他的,是你给自己的,就是一个无辜目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子女为了表达自己的孝顺,花了很多钱买一些东西给父母,但是父母并不需要这些东西,但是就是买,这种时候是摆脱一种自己不孝顺自己不能在父母身边陪伴的一种摆脱罪疚的一种方式。如果用这种方式给,那就不如换一种,不如直接给他对父母一种目光,这种目光就是他撤销对父母的批判,比如说认为父母是老了很可怜啊,或者认为父母是不中用啊,把这个目光撤销掉,这个是课程说我们能给兄弟或是给亲人最大的,这才是最大的,而不是在形式上做什么。
这个借钱的朋友,你能给他最大的就是看到他不像他以为自己的那样可怜无助,看到他依然是自由的,看到他现在经历的一切是他想要的,只是他不知道他依然是自由的,他依然是本具富足的,他不是他以为的那么穷困潦倒。就是给这样的目光,不仅是在匮乏感的兄弟上,甚至是在生病的兄弟上也是这样,如果你有一个朋友得癌症了,明天就要走了,你能给她最大的礼物,就是看到她没有死亡。
这就是我现在告诉你的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就是根据奇迹课程提炼出的精髓,掌握这个精髓,能够帮你解决所有的这一类的目光问题。
这个过程还是蛮考验的,小我会想尽办法兜售罪疚给你,让你在愧疚感和被剥夺感中做2选1,选什么最后都是小我赢了。你必须跳出人相和故事,去用一元目光选择你最舒服的做法。有趣的是,如果你真的可以切换到一元目光,外在事情反而会戏剧般的变化,不过这个是副产品,不可刻意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