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过一个报道,有位在品牌公司笔试第一名的人,由于“性格内向”被排除在岗位候选人之外。
很多时候,内向的人总是被人误以为能力不行,或者不会很好的融入一个团队。
对于这个看法,我不是很认可,因为我最喜欢一个人独处的时光了。
以前读书的时候,也是属于那种在班级里面挺安静的存在,但是也总会有几个至交好友,就算班级有活动也会主动报名参加,为班级增光。
很多朋友都觉得,刚开始认识我的时候,觉得我不是一个很好相交的人。
但是一段时间过去,都改变了看法,因为他们在谈论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会在一旁非常耐心的倾听,有时候给的意见也是非常的中肯和实用。
生活中,很多时候是少不了倾听者的存在。世界太喧嚣,每个人如果都想发出声音从而影响他人,那世界总有一天会被这些声音淹没。
因为他人的看法,从前对于自己这个内向的性格非常的不喜,但是如果硬要改变成外向并充满激情的人,又觉得浑身不舒服。
那时候满世界找有关如何外向的书籍或者请教他人。
也遇到很多和我一样想要改变自身性格,来迎合他人喜欢的伙伴。
有些人好似成功了,但是并不是很愉快的样子,经常会觉得自己在强颜欢笑。虽然得到他人的瞩目,但是感觉失去了自己。
有一个典型的老好人性格的男生,因为觉得自己很内向,所以才交不到朋友。于是就改变自己,每天积极的参加各种活动,哪里有需要她的地方她就去帮助与支持,一段时间下来,果然获得很多人称赞,说她现在非常有活力,与人交流也很不错。
就这么一天天下去,突然有天,内心的那根理智的弦崩断了,想到再这么下去,整个人都要抑郁了。
后面恢复了老样子,虽然没有那么开朗,但是起码做回了自己,笑容也更灿烂多了。
在之后的日子里面,她也去找了有关的性格及心理方面的书籍观看,原来内向的性格其实是对自我的保护。
多建立一个关系,其实很多时候对自己并没有好处,尤其是那种可有可无的朋友关系,都及不上有几个至交好友来得舒服,而且在自己困难的时候更能够得到帮助。
内向的人往往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在被人请求帮助时不懂得拒绝,在该得到回报的时候不懂得要求。
朋友的妹妹就是这样一个人,本身是个性格内向的人,很多时候别人一找她帮忙,她就不知道如何拒绝,总觉得拒绝了是对她人的不友好。
所以在一段关系中,总是处于劣势低位,所以为了保护自我,就相应的减少一些关系的建立,这样才能减少自我的损失。
这些就是内向的人所存在的弊端之处。
而对于内向的人来说,有利的方面又在哪里呢?
我觉得最好的态度应该就是余秋雨先生说书的:“身居闹市而自辟宁静,固守自我而品尝尘嚣,无异众生而回归一己,保持高贵而融入人潮”这样的人生观念。
内向的人其实并不需要特意去改变自我,相反这种性格往往会让我们更加容易专注于某一方面的进步。
很多著名的作家、科研学者,都是这些类型的人,就是因为他们享受独处的乐趣,喜欢在独处时探寻新事物,所以总能够发现很多人看不到的细微之处,并转化为常人所理解的事物。
有足够的耐心,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自我调适内心的不平之处。
对于我而言,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喜欢安静的环境,小声说话,不打扰他人,也让自己舒服。
喜欢在晴天的时候,推开窗户,细听雨声;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书写心情,感悟人生;喜欢自己独自看夕阳落下,白鸟归林。
可以自己给自己力量,可以自己平复外界的喧嚣,可以努力提升自我能力,不缺乏知心朋友,也少不了家庭的关爱,也会在冬天帮最爱的人购买暖身之物,也会在朋友伤心快乐的时候充当倾听着,给予他暖暖的关怀。
当然,还是不能像前面的妹妹一样,不懂得拒绝。只需要改变一点点习惯,先自爱,再博爱,才是真理。
天空很蓝,阳光很暖,世界安静祥和,白云轻悠悠的飘荡,远处还有不知名的鸟儿在飞舞盘旋,我喜欢这个平静却又充满生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