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0日18时10分许,312国道K135处、锡港路上跨桥发生桥面侧翻事故。经初步分析,上跨桥侧翻系运输车辆超载所致。现场随桥面一起侧翻的红色卡车上,写有“无锡成功运输有限公司”标识,标注的限重为38.5吨,但卡车事发时的具体载货量仍未知。据无锡当地钢铁行业人士称,当时散落在红色大货车旁边的黑色钢卷,单个的重量在28吨左右,四个黑色钢卷总重大约在112吨左右。标注限重为38.5吨,实载至少112吨左右。这个无锡成功运输有限公司胆子还真大!
有记者在天眼查等平台查询改企业信息,据公开信息显示,从2017年至2019年近三年时间内,无锡成功运输有限公司至少涉及9起法律诉讼。从2018年底到2019年间,涉及6起被起诉案件,案由均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即其公司下属的货车发生交通事故。无锡成功运输有限公司还三次因为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而成为被执行人。2016年至2017年间,该公司下属的三辆车曾因违反交通法规,被苏州地区公路管理处共计66200元的罚款,但该公司拒不履行,公路管理处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另外据无锡市民说,这段高架桥通超载大货车是常有的事情。因为高架桥两边,是当地的一个大型钢铁专业市场,每天都有大量的钢材进出。前两年就有经常走这段路的网友在网络上发文称,担心某一天大桥会承受不了这样的频繁超载。结果真是一语成谶。
事故发生后,有人谴责超载事故车的公司黑心无量,有人质疑桥的设计与施工质量,有人说城市交通执法部门是干嘛的为什么严重超载的车就可以畅通无阻上了高架。
我想到了海恩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事故的发生时量变的积累的结果。如果超载车辆公司在受到几次惩罚后就改过自新,老老实实的按照实际限重运输,也许就没有今天的惨剧。再好的技术,就是说桥设计的限重冗余再大,也抵不过人心的贪婪,你限重100吨,就有人敢运150吨。再完美的规章,城市交通执法部门设计了限流,但运输公司就玩起来猫捉老鼠的游戏,你们白天不是查的紧吗,那我们就晚上上桥。想必这样的情景几乎在每个大城市过去现在都在发生。
假如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防范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事故苗头、事故征兆、事故本身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全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由此推断,要制服事故,重在防范,要保证安全,必须以预防为主。每个企业每个部门乃至每个个人,都要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保持高度责任心,发现事故苗头时候保持警觉,及时补救,把重大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而不是等待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再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