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大人和孩子都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其实情绪本身️无好坏之分,只是由情绪引起行为有好与坏之分。
人的情绪都有不确定性和间歇性的一面,比如一个人上一秒还很开心欢喜,下一秒可能因为一句话,一条信息,人忽然就变得懊恼生气不开心了。有时孩子也会这样,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不开心,你去问他,他也说不出原因。
比如我们家小宝,她很喜欢做手工,有时候会因为一个地方剪的不好,就自己生气了。上次玩着玩着忽然说我不喜欢大姨了,问她为什么,她说大姨又气我了,说要把我扔到水里去。
大姨是国庆节来我家玩的,到现在都已经过去两个月了,现在孩子闹情绪时还动不动就说大姨气她了,是不是有点搞笑。
家长天天会关注到孩子的情绪,希望孩子时刻开开心心的。有时一看到孩子不高兴,就想去弄明白为什么。
可事实上,可能孩子只是想到了一件事,或者看到了一个不喜欢的东西,一会儿就忘了。所以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作为家长不要着急,要耐心的分析一下原因。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注重过程,不要只看结果。
作为家长,首先我们一定要耐心地等等看。
孩子闹腾的时候,如果父母心情好时还好,还能耐得住性子,哄一哄,多沟通,听听孩子说说原因,可如果刚好大人的心情也不好,那孩子刚好就撞到了大人的“情绪火山”上,下一秒可能就是一场家长的情绪大爆发了。
我有时也会这样。有一次,我事情很多到下班没有做完,回家后要做饭要收拾家务要带孩子占用了我很多时间,可小宝还在那里叽叽歪歪的,这样不行,那也不行,动不动就哭一回。
终于当她哭到第N次的时候,我实在忍不住了,直接就吼了她一顿,她哭的更厉害了,我也气哭了,我一哭反而把孩子给吓住了,过了一会儿,就慢慢过来抱抱我,还拿纸巾给我擦擦眼泪。看她那可怜的小模样,我自己又后悔了。是啊,跟孩子吼啥呀,道理谁都懂,可关键时刻就控制不住自己了。
后来冷静下来,我觉得要好好面对这件事,我先对孩子说了我的感觉,告诉她,妈妈太累太忙了也会不开心,也会闹情绪,也会哭,有时候不是你不好,是妈妈太心急了,以后如果我声音太大你就提醒我好不好。这样和孩子说清楚了原因,后来只要我一说话声音大,小七会提醒我,妈妈,你声音太大了,我一听自然而然的就温柔下来了。时间长了,慢慢也锻炼了自己的自控能力。
有的家长说,孩子闹腾,骂几句打一顿就好了。当然这个方法当时也有效,但如果用多了也就没什么用了,而且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很大。
比如我小时候看到父母凶巴巴时,我也会害怕恐惧,就想着等我长大了才不要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呢,我要怎样怎样好好对孩子。可有时候一不小心,还是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还是会凶孩子,偶尔还会打孩子。
长大后,孩子也会学我们现在的样子,成为我们的模样。所以,记住,我们父母永远是孩子的榜样哦。
其次,我们要引导孩子学会耐心的清理自己的情绪。
首先我们要看到自己的情绪,然后再通过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来疏导自己的情绪。那么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疏导情绪。
第一、冷处理
当孩子闹腾的时候,你说什么他们都是听不进去的,有的孩子,你越哄他越来劲儿,所以呢,冷处理一下,过上一会儿,孩子的情绪随着时间的过去可能会平稳很多,这时候再沟通问题就比较好解决了。
第二、转移注意力
孩子哭闹时,可以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或游戏来转移他的注意力。这样比较容易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过来。等到孩子被喜欢的东西吸引眼球了,自然也就玩的开心了。等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再仔细地给他沟通讲道理,他可能就容易接受了。
第三、和孩子做朋友。
这一条看着简单,做起来很难,关键是长久性的坚持。
家长要蹲下来,平视孩子的眼睛,弯下腰来才容易走进孩子的心里。
只有和孩子做朋友,真正了解孩子心里想什么需要什么,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家长姿态,孩子有什么事情才会和我们说,才不会闷在心里。记住,只要孩子肯说出来,事情就解决了一大半了。
所以,陪伴孩子就是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关注孩子的情绪,好好说话,远比发脾气要好用。
就如那句著名的话: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关注孩子的情绪,好好说话才能减少对孩子的伤害,也同时让我们自己的内心更平静。
你试试这样做,管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