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把《刻意学习》读完了,有特别多的知识点,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执行的力量,胜过一起。还有一点就是,执行的时候要有思考,也不能只做不想。要不断的反思执行的结果对自己的影响,有没有给自己带来提升,如果没有提升,就去思考哪里做的不好,及时纠正自己的方向。
坚持日更已经135天了,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为了日更,每天差不多就会绞尽脑汁去思考,去思考一些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保持每天的输出都是有价值的,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也是可以的,不过自己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术的作用,常常只关注道,写的文章,只有自己决定有一点深度,但表现不好,甚至都不能把心里的思想表达出来。
今天,夜夜在群里分享了几个干货,教大家写作时,怎么去积累自己的素材库,素材库的分类又是什么,这样写文章时,用到什么类型的就可以立刻引用,增加文章的输出。同时也点出了一个观点,为什么要给自己定位,也就是写作自媒体所说的垂直领域,选择一个细分领域,越细越好,这样在学习的时候,就知道,要怎么去积累,也就是,怎么输入——怎么积累——怎么输出,根据自己想要的发展去定位,比如,标签:作家+写作导师,所以就要输出作品+分享课程。
要做一件事情的开始,并不是盲目的去做,当然也不是想好了在去做,我的理解是,想的差不多了就可以行动了,在行动中不断的修正自己,边想边做,这样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在做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阻挡我们的不是最开始的难度,因为最开始已经向的差不多了,难的是,在进化过程中出现的小提升。拿写作来说,开始的目标就是先养成一个写作的习惯,等这个习惯养成了,就要提升一点了,不能一直完成,一个小职员做一份工作10几年,职位没有什么变化,那和开始有什么区别,只是增加了熟练度而已。在有自己的增量,比如写作的技法,结构等,增加文章的可读性,等这个最好了,在去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