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们开始考虑印制《58级高一新生军训手册》。在手册的最后,我们考虑加上部分学科的一些重要知识,以供在军训期间,高一新同学利用早晚自习加以学习使用。英语学科,我委托组内经验丰富的钟莉和王桂芳两位老师提供素材。其中,钟莉老师提供了她今年毕业的一位优秀学生所撰写的英语学习方面的经验介绍。这名同学在高考中考出了145分的绝对高分,一定有其独特的学习方法和体会。我认真阅读了几遍,果然写得很好。她从高考应试感受、卷面书写、词汇积累秘诀、语法学习体会、错题积累小窍门和应试技巧等方面展开了叙述,有很多值得其他学生学习的地方。随后,我把这篇文章发到了年级家长群中,希望更多的孩子受益。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她的这篇经验介绍。
英语学习个人分享
学弟学妹们好,我是来自55级9班的范欣宜,三年前有幸从燕山中学考入历二,经过三年的学习,于2021年高考中取得英语145分的成绩,现就读于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专业。
我的经验分享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高考应试感受,书写,词汇积累,语法积累/语感培养,错题积累,应试技巧。
第一,高考应试感受。高考绝对是你精力最集中、最心无旁骛的一次考试,这时你的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所以不要指望高考前一夜的临时抱佛脚,真正会帮助到你的只会是平时日常的做题习惯和已经可以信手拈来的高级词汇,所以这要求我们注意抓紧每一次早读时间,日常做题时把新习得的每一个应题技巧都尽量使用上,做到熟能生巧。今年的英语高考尤其体现出这一点,阅读给我的感觉就是没有通篇高大上的词汇让你完全理解不了,反而是90%左右都是相对中偏上难度的词汇,这反而会消耗你的阅读时间(因为你会纠结于剩下的词汇的准确意思,寄希望于全部理解),所以留给我们构思读后续写的时间格外少,几乎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立即编写出一个全新且无误的高级句式,这就格外需要拥有平时的作文得分经验和好句积累。
第二,书写。书写是否规范好看真的是得分非常重要的一点。记得我高一时想要“别具一格”,就刻意练了斜长的花体字,结果在考试时总是无法拔得头筹,问题就在于花体字在平时看的确是好看的,但投放到电脑上却是凌乱不齐的。而且,到高三后期,能够拉开优生分差的不再是词汇量或者阅读速度,而是二卷的作文得分。令我记忆犹深的是在一模、二模、三模考试中,读后续写得分在22分以上的同学的字体基本上都是规整的衡水体或意大利斜体,这会留给老师一个赏心悦目的第一印象,老师才有耐心细细读你的文章,找出加分的高级句式。因此,建议同学们在高一时趁着下午大课间、晚自习等空暇时间注意练习字体,要做到整齐,尤其注意v&r、t&f等字形相近的字母不要写得难以辨认。(还有一个小技巧,同学们不要完全依赖于誊写字帖,可以有意识地利用考试时所用的横格纸在平时写写作文,调整出一个合适的字体大小和倾斜程度,还可以用智学网等阅卷工具看看你的字体投放到屏幕上是否好看,也可以请老师帮你把作文拍下来以阅卷的标准看你写的作文。)
第三,词汇积累。词汇是提升阅读速度和对文章整体把握程度的基础。我在初升高时利用暑假背完了高中阶段的词汇,所以日后省出了大量的时间用于背诵典型作文和可以给作文提分的词汇句型。因此,我推荐同学们在高一时能够掌握高中阶段3500的词汇,有能力的可以在高二左右背一背四级词汇。其次建议买一本牛津词典或者是维克多新高中英语词汇,再单独准备几个本子用于词汇积累和语法、语句积累,平时做题时查一些常见但你不确定意思的词汇,记录下来,反复背诵,并在高三开学或者高二暑假时重新把积累本精简成你到那时还不熟练的词汇汇总,注意背诵时标注日期以及你需要再次背诵的单词,而不是每次都从第一页开始,无法保证效率质量。(Tips:查词一定要有主动性,要在老师讲评之前查,不要依赖于老师上课告诉你答案,翻词典本身也是记忆的过程,而且词典中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例句短语,可以扩大词汇量并积累好的句式)
第四,语法积累/语感培养。语法往往是我们做语法填空和作文的失分点,而语感则是我们做各种题型的“作弊器”,所以要格外注意培养语感,早读时可以反复读阅读题原文,并捂住语法填空、完形填空的答案试试能不能“盲答”,久而久之就可以积累出自己的答题库,在做题时能不看选项而有答题方向的感觉,即为语感(这点我会在应题技巧中详细说)。至于语法,我们也不必执着于记清所有词性,每个高中各个必修课本里都会逐一讲解,注意积累典型句式以及一些提示词、引导词等,就足以应付各种考试。
第五,错题积累。可以说,错题积累是让我在高三阶段能把语法填空作为拉开分差的主要原因。错题积累并不是指把整篇阅读或者完型填空、语法填空都撕下来粘贴在一处,而是指把一些技巧性、知识性的错题记录下来,标注不懂的语法点,并有意识地把类似的错题用同种颜色的笔标记下来,可以做到举一反三;每次考试前都过一遍错题,久而久之你就可以培养出一种不必深究题目的考察点而自动得出答案的“题感”。
第六、应试技巧。
其一,应试技巧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琢磨出最适合你的做题节奏,即做题顺序和每道题的做题时间。注意不要随波逐流,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比方说,我习惯在发下卷子后的五分钟先做语法填空并通读一遍读后续写前文,然后可以答题的时候先写完形填空和小应用文,再写阅读,把读后续写放在最后,但在我们班只有我这么做,并且其他同学按照我的顺序答题时效果不佳。因此,这需要你们利用今后的做题时间自行摸索出一种适合你们的做题顺序,并有意识地在平时和小考中掐表记录你的各种题型的答题时间,做到有的放矢,并且逐步挑战你们的做题速度极限,不能以答完为目的,要尽可能地提前答完,留出检查的时间,重点检查阅读完形有没有看着A填成C,语法填空是不是有大小写没有区分的这些非智力因素,这些是对题后非常可惜的失分点。
其次,做题时要有满分意识,就是在考试前定下你的失分空间和理想分数,照着这个目标来答题,既有冲劲也不容易犯困。
其三,做完形填空时可以试着先不看选项而根据文章或者固定搭配想出一个答案,然后看看有没有一样或者相近的选项,这会提高你做题的准确性,即培养语感。这一点在初期会比较吃力,但是经过长时间的训练,高三时你的做题速度会有显著提升。
此外,Tina曾经教过我们,做完完型后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把选项填到原文中,通读一遍,看看有没有需要更改的选项。这一做题习惯我坚持了两年,并在高考中得以查出因慌乱而选错的两个选项,亲测有效哦(〃'▽'〃)
最后的最后,高中三年真的是充实而又转瞬即逝,学长学姐们也曾在高一刚一开学时就羡慕着53级的高三同学即将解放、惊叹着高三楼的紧张氛围,恍然间我们便到了神秘的高三楼,一眨眼我们也踏出了挚爱的历二校园。学弟学妹们,历城二中有最最可爱又最最负责的老师,希望你们能够紧随老师步伐,有什么问题及时和老师沟通。就像Tina曾经说的,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同学们,愿我们流年可忆,敬你们未来可期,加油啊(´▽`)ノ !
55级9班 范欣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