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要试着去留下些什么|反反复复的文字记录之旅

大家好,我是栗栗栗子姑娘(*^▽^*)

一直立flag说要向那些坚持更新公众号、简书等文字内容的优秀er学习,不求日更,不求频繁,只希望能够将“记录”这件事做到细水长流,但是我呀,总是“想的太多,行动太少,自制力又不够”。曾经我把考研当做借口,离开了这个平台,以为考研结束后,我能将其重新捡起来,谁知现在研究生都一年多了,也没写过几篇公开的像样文章。

这是新的开始吗这是2018年考研结束后写的,当时信誓旦旦说要回归这个平台,重启写作之路,当时以为那会是新的开始。现在来看,当时的我是立了志的,但是没能扛过自己的惰性,懒惰和拖延是我的最致命弱点,所以任由机会白白飘了去。尤其是看到当时一起在这里写文的简友,有的已经成为了某个领域的比较厉害人物,阅读量、点赞量、粉丝量令人羡慕,也有人开设训练营培训着一波又一波的新人。

近日,决定重回简书,看着改版许久的它,这里有很多我不熟悉的地方,也有很多不熟悉的人,但是相同的是尽管很多简友看不到更文的正向反馈,却依然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努力着。看过几个平台,我觉得还是这里比较舒服自在(仅个人体验),也许是在这里可以安安静静的做自己,不必为朋友圈里的看法所累;也许是在这里没有人会嘲笑你的文笔,大家都很友善,都在互相鼓励中前进;也许是因为一些我暂时还没有意识到的东西。

决定重回简书,还有一个契机。前几天,2020考研初试成绩公布的时候,我在某平台看到一位考生在求助的内容,大意是说自己初试成绩肯定考不上目标院校,但是其所在学校所在专业参加春招也已无好的工作岗位,但是现在立刻投身去看考研书籍,回想当初背政治的场景,就很痛苦,一方面不想二战,但是又找不到好工作,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这让我想到了自己考研时的场景,也许是当时情况太过惨烈,我的大脑一直在刻意回避这段时光,但是这位师弟的境遇,却激起了我想写点什么的兴趣,当时脑海中的第一想法就是“我要回简书,我要重新写东西”,于是我就回来了。(其实,简书app一直在手机上,但是我却没勇气点开它,看着热烈更文的简友,我觉得很羞愧。)

我觉得我写文的心路历程和唯物辩证主义很契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指出: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发展的总是前进的和上升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于我个人而言,写文是新事物,原来的拖延日常是旧事物,打破原来的拖延日常,养成一个坚持更文的习惯,必然是一个与自我内部相互抗衡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必然是曲折的,但我愿意相信它的总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想太多,犹犹豫豫,不如现在就行动,只有尝试过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行,只有尝试过才知道自己是不是适合,只有尝试过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功,只有尝试过才会不留遗憾。

前路有光,初心莫忘。

愿我们都能够在简书收获自己想要的。

2020.03.0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贝叶斯核心 选择具有最高概率的决策是贝叶斯决策理论的核心。 贝叶斯使用 通过已知3个概率来计算位置的概率 特征数量...
    iCloudEnd阅读 3,511评论 0 1
  • 1 阅读 周末因为失眠,于是把《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阅读完了,一本以设计师的思维来思考和设计生涯规划的好书。每...
    书虫VS玩家阅读 1,371评论 0 1
  • 我们真的不需要考虑别人那么多,把别人时时刻刻放在自己的心上而忘记自己。 唯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照顾好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瑞秋三月阅读 1,11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