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最近给我推送了一首好听的歌:110208—宫内优里(还没学会如何插歌曲,大家可以自行搜索)
宁静的恬淡的,这首歌来自一部治愈系电影《小森林little forest》,有夏秋和冬春两篇。因为很喜欢这首歌的宁静,于是把这两篇电影也看了。
故事设置了一个简单的若有若无的、影影绰绰的故事背景,女主人公慢慢慢悠悠的自叙、简短的对话、对母亲的回忆构成了故事的全部。
故事通过一个又一个菜式串联在一起,对于一个吃货来说,简直要舔屏~~看到一半,林田小姑娘果断跑去楼下超市买回西瓜零食边吃边看~~
于是吧我特地去百度百科找了图,给你们深夜放毒。戳大图~~
这么理想主义的生活,真是羡煞我等上班狗,仿佛女猪脚的生活只有两部分,正在吃和准备吃的路上。
除了吃的,这个电影每个画面都是美的不要不要的~~
如下正解,不服来辩:
看完这么多美照,好吧,言归正传,我们来聊一聊这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式的生活状态。
我是正经的分割线
《空谷幽兰》里有写到:我能够理解为什么有的人什么都不想要,而只想过一种简单的生活:在云下、在松下, 在尘廛外,靠着月光、芋头过活。除了山之外,他们所需不多:一些泥土,几把茅草,一块瓜田,数株茶树,一篱菊花,风雨晦冥之时的片刻小憩。"
电影里市子生活仿佛就是这般,她因为适应不了大城市的生活,独自一人回到曾同母亲一起居住的小森林。在春天种下种子、除去杂草和害虫、向村民们取经、在秋天收获果实、劈柴、生火、想各种合适的方式储存下冬天的干粮、精心的做每一道菜。酿酸的米酒、做伍斯特酱油、外出携带核桃饭、学会了妈妈的圣诞蛋糕。仿佛时间是缓慢的,让一天耗在剥核桃皮、烧稻谷壳上,是一件理所当然再好不过的事情,她不必要迫切的去做什么,去得到什么,简单到只不过为了好好地吃饭和睡觉,与大自然一起四季轮回周而复始。
全然"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生活状态。
影片中还有两个人物,市子的好朋友纪子和学弟裕太。裕太和市子开着三轮车去捕鱼,路上市子问:为什么离开城市又回到了小森林。裕太说:小森林这里的人说的话,和那边的人说的,有某种不同的地方,那些人其实一事无成,却装出一副什么都懂的样子;他们看上去盛气凌人,其实是在坐享别人的劳动成果;那些肤浅的人夸夸其谈,让我感到恶心,后来我想,我不愿意过那样的生活。听见裕太说的这些,市子陷入沉思,自己也是因为这样的逃避才回到了这最原始的地方。一次纪子和市子吵架了,纪子说:你什么都不知道却只知道装高深,你从来没有试着和别人怎么相处,你没有权利评价我,为此市子很难过却也无话可说。还有一次纪子和领导闹矛盾了,借着给市子劈柴,一边发泄一边破口大骂,但最后被听到的爷爷狠狠说了一顿:就是因为你自己满身缺点,你才会去背后说别人的缺点。
所以说这般理想生活的背后,凸显的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逃避。
回归到现实生活,你是愿意在城市的车水马龙里力争上游呢?还是想遵循内心回归田园生活里的与世无争?
其实这两种生活都应该有它存在的价值,只是选择不同吧,更何况,会有能人既能遵循内心又能力争上游呢。所以说二者并不是不可融合,而是看我们如何取舍两者的度。
现实主义里,我们经受磨难、痛苦、分离、挣扎,但是想想应该就像美好的玉,从一块石头,总要经历打磨,打磨的晶莹剔透,这个过程一定是痛苦的。影片里有这样一段旁白:"在某个地方摔倒时,每次回头看之前的自己,发现每次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尽管一直很努力,却总在同一个地方画圆圈,徘徊到最后不过是回到了原点,很让人失落。但是每次,积累下经验。所以,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都不再是原点。那么,不应该叫"圆圈",而应该是"螺旋"。从某一个角度看,放佛是在同一个地方兜转,其实,多少会偏离上一点或下一点。如果是那样也还好。也许,人本身就是螺旋,在同一个地方兜兜转转,每次却有不同,或上或下或横着延伸出去,我画的圆每次在不断变大,所以螺旋每次也在不断变大。想到这里,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再努力一把。"
而理想主义里,我只关心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我就去做什么,与这个世界、与时间温柔的相处,不紧不慢,不卑不亢。理想主义也未尝不可取,不过可能得有个小的条件:那就是你得有足够的面包,才能去换取一朵水仙花。我若可以,我也愿意每天只关心我院子里的花,关心晴天还是下雨,不在乎外界喧嚣和缤纷。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欣赏努力工作在某一个行业做出成就的前辈,也羡慕像猫力这般喜欢旅游就让旅游成为自己生活的姑娘。
总之我们没法过多的评价别人选择的好与坏,很多时候可能关键在于你在乎什么,目标在哪里,想要怎样的生活。
在故事的最后,市子还是离开了小森林回到了城市里,裕太说:她和我们不一样。可能她要更多一份坚韧和独立。
也许生活本身就是有无数个未知的,你才不会知道下一个出口在哪里,但至始至终,希望我们怀抱梦想不曾言弃。无论是城市的拥挤和纷争,还是内心的孤独与不安,都希望我们能迎刃而解。
晚安,每一个有梦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