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种能力
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爱情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的关心。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那么这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爱情。爱的本质是创造和培养,爱情和劳动是不可分割的。人们爱自己劳动的成果,人们为所爱之物而劳动。
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只有在自由的基础上才会有爱情,正像在一首古老的法国歌曲中唱的那样,爱情是自由之子,永远不会是控制的产物。
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
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值得被人爱”无非是赢得人心和对异性有吸引力这两种倾向的混合物而已。
切莫止步于吸引
以上是弗洛姆《爱的艺术》里面的一些话,它告诉了我们在爱情里保持平衡。
现在的很多女生,她们渴望被爱,却不想着如何学会爱别人。
她们为被爱做足了准备,穿衣打扮,举止谈吐。
她们把自己变得优秀而发光发亮,一切都只为吸引别人的目光,从而增大在异性中猎取的目标量。
诚然,这增加了筛选出优质男生的可能性,也往往在交往中事半功倍。但是这就意味着可以在爱情里面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吗?
下面是一个女生的真实故事,她从爱对方的极端走到了只求被爱的极端。
飞蛾扑火,炽热的燃烧
她叫小溪,在高二时第一次有了喜欢的男生,就叫他蓝君吧(因为他给人以深刻宁静、波澜不惊的印象,符合小溪对蓝色的定义)。
最开始只是暗恋,默默关注着蓝君的一举一动,不断揣测对方是否也喜欢自己。
一次座位的调整,使小溪和蓝君的离的很远。
更可怕的是,蓝君的邻桌是一个活泼又漂亮的女生,他俩经常嬉皮打闹,小溪的心里五味陈杂,酸味居首。
所以,一次周末回家,小溪心惊肉跳的在QQ上给蓝君表明了心意,蓝君没有明说喜欢她,但字里行间他的欣喜与默认显而易见。
那晚,小溪一夜未眠,翻来覆去回味着他们的对话,幻想着美好的爱情。
到了学校,小溪焦急盼望着蓝君的任何行动表态,一天天过去了,一切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小溪感到备受煎熬。
她给蓝君写信,在早读时夹在本子里传给了他。结果,蓝君说,太累了,不想谈恋爱,让小溪好好学习......
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立刻被冷水浇灭。
若内心的那根弦未曾触碰也就罢了,但是那晚的对话已经根植于小溪的内心,根脉纠缠穿梭其间......看到回信的时候,小溪感受到一股力量猛地将它们拔出,钻心的疼痛之后是巨大的空洞。
之后,小溪就郁郁寡欢,想要见他又要躲他,每天夜里梦见他,看到美好或悲伤的事物都会想起他。
小溪的情绪剧烈的波动,时而幸福满溢,事而悲伤充斥。
这样的状态,小溪持续了一个学期,直到蓝君转学。
安坐祭坛,虔诚地膜拜
自此小溪如此认为。
爱一个人是一种折磨,与所承受的痛苦相比,那点幸福虽然激烈却微不足道。如果恋爱,决不再像只蝼蚁般,在高大的佛像面前,虔诚祭拜。爱情里面非要不平等的话,她只选择做佛像。
接下来,小洛出现在了小溪的生命里。
小洛对小溪的关心,两人共同的兴趣爱好,使两人有了朋友相称的机会。大学校园这个新的环境,似乎是恋爱的最好的理由。喜欢多少貌似不重要,体验爱情仿佛比爱情本身更有吸引力。
于是不出所料,很快他俩就确定了关系。
同样不出所料,这段感情以两人分手告终。
小溪在日记中写道:
“他是一个很好的人,对我的事情很上心,总是第一时间尽力办好。但是我对他的感觉却与日递减。
我俩太相像,都比较闷,有问题憋在心里,不能及时化解。
又不太像。
我是一个崇尚自由的人,不希望生活被过多地干涉,他却每天事无巨细的汇报生活流程;
我喜欢浪漫且热烈的的恋爱,他却从不轻易表露感情,令我觉得不冷不热,不疼不痒。
我喜欢自己消化消极情绪,不把负面能量带给别人,他却经常让我感到压抑沉闷......
性格不和,是一方面。
但最重要的,我从来没有主动去爱他。
作为感情中的一方,我没有为这段感情付出过,更没有用心经营。因为我害怕自己一旦付出,就会像曾经那样,被禁锢在感情的牢笼里。
也许我并不爱他,只是爱为他所做的付出。
我经常质疑他对我的爱,大概是因为我不爱他,也想证明他不爱我,这样良心会好受一点。
我自私地希望我俩都能把它当作一场游戏,双方没有压力,没有占有欲,在一起反而会更快乐。
我希望,无论何时我想要结束时,都能全身而退。
我认为,不付出就不会真正爱他,不爱他,即使他的爱再深沉再汹涌,我也不会感同身受。
我自以为在感情里占了上风,享有了更多的主动权。
但结果只是导致了这段感情的畸形,结果只是我变得冷漠麻木,思想干枯,生活失去光泽,甚至完完全全丧失了爱的能力。”
爱与痛苦,感情的烈度
两段感情,两个极端。
因为第一次爱的太热烈,燃烧自己的同时也承受着剧烈的痛苦,所以第二段感情里,她不敢放手去爱,变得麻木,以至于感受不到恋爱应有的激情与浪漫。
在爱情里,你付出十分的爱,才会得到十分的幸福,同时忍受十分的痛苦;
你付出为零,既不会为爱情幸福也不会为之煎熬。
所以,找到一个平衡点很重要,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享受个人的愉悦与自由,即使再爱对方,也不能无保留的奉献自己;
既然恋爱了,就意味着两个人舍弃一些东西而在一起,不付出就难以体会到爱情的甜蜜,因为只有努力得到的事物,人们才会珍爱。
6
关于爱情的思考
“再也找不出一种行为或一项行动像爱情那样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开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败而告终。”
爱情开始的时候,作为女生,我们总是满怀希望也满是幻想,提前透支了热情,以至于在日后的相处中,往往感到失望与不满。
“接受他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以便使我能把他当作使用的对象。”
爱不是去改造一个人,对方不是你的工艺品,也不是满足你情绪的附庸。如果你爱她,她的缺点是可爱的,她的瑕疵是俏皮的,她的一举一动都是亲切的。如果你试图改变对方,说明你爱的分量不足。
“实际上孤寂感是每种恐惧的根源。孤寂意味着与外界没有联系,不能发挥人的力量,意味着一筹莫展,不能把握世界,事物和人;意味着世界把我淹没,而我只能听之任之。”
孤寂是最可怕的敌人,就像漂浮在喧嚣的泡沫中,找不到可以依附的物体。这时候的女生,如果遇到爱情,就从泡沫里一脚踏进了散发着魅力的黑色漩涡。所以,孤寂的女生千万不可谈恋爱。
还在爱情里寻寻觅觅的女孩子们,不妨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爱情,你想要让爱情占据多大的比重,
你的付出量可以决定你的幸福指数和痛苦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