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 李坑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县城12公里,有乌镇的建筑景观,又有兔耳岭怪石景观,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婺源东线上离县城最近的景区。李坑的建筑风格独特,是著名的徽派建筑,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
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南宋年间出了一位武状元,名叫李知诚。
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度娘说)
村外的田地间有座长方形的亭子,亭内几个老人玩着扑克,怡然自乐。
村口有一排商铺,仅此一家开着。这位古稀老者正忙着手里的雕刻,见我们走过,他抬起头说:"要不要买一个,这些都是我一刀一刀刻出来的。"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呀!"我说。
"是的。这个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找不到的。"老者说。
"你有没有徒弟呀?"我问。
"没有!现在谁愿意学!传不下去啦!"老者的话让人莫名的伤感,想起了那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世间有太多美好的东西随时光流逝,无可挽留,无可挽救!终成悲剧!
村口有一棵大香樟,树冠蓊蓊郁郁,覆地半亩许。遗憾的是,没有拍照留影。
李坑之"坑",乃小溪之意。有诗云:“君到李坑见,人家尽枕河。古村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屋舍隔水相对,有溪桥将两岸人家紧密相连。村子共有十几座溪桥,石桥、木桥、砖桥,甚或一块尺把宽的木板,立刻使两岸变得亲近又贴心。
与刚才的刻竹的老者相比,这位雕刻师傅是幸运的,他说他这门手艺是家传的,他是第九代。我问:"有第十代了吗?"
他铿锵作答:"有!还在上高中!"
这又是一门我未曾见识过的手艺,他用"电烙铁"在香樟木块上作画。
我感叹:"这手艺太了不起了!"
不料被他怼了一句:"了不起什么了不起!尽说空话!你们又不会买这种东西,你们喜欢买吃的。"
此话有点戳心!却是事实!同伴们在隔壁的店里买小核桃买菊花买香菇,我啥都没买,也没买这一路走来看到的"了不起"的艺术品。我是艺术的门外汉,我这样的艺术外门汉太多了,这些艺术是因此而式微的,抑或是还有别的原因?
李坑的坑很窄细,但水很清爽,和我们姑苏三四十年前的河水一样。洗洗刷刷靠的就是这水。
这木梳够大!这个店招夺人眼球,于是姐妹们陆续进了店,人人买了几把梳子,满载而归。那款迷你型的小梳子六毛钱一把,买上一堆,带给妈妈随她去送姐妹送邻里。
这是李坑最古老、最著名的桥一一通济桥,位于村中两溪交汇处,桥身是厚重的青石板,桥下是半圆的桥拱。经过上千年风吹雨打,风雕雨琢,桥面光洁青亮,桥身青苔斑驳,桥拱倒映水中,仿佛一颗夜明珠,形成村子有名的双龙戏珠景观。(度娘说)
通济桥上遇着一只流浪狗,可怜兮兮的。想买个包子给它吃吃,却在附近找不到一家食品店。后来有同伴想起了她包里有饼干⋯⋯生命与生命的交集,都是因缘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