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近期热映的历史剧《大秦帝国之崛起》,场面恢宏,让人不禁想起战国时期诸国争霸中的各场战争。而在这些战争中,最值得回味的,莫过于彻底奠定秦国霸主地位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0年,是秦、赵之间的一次战略决战。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一、长平之战
1.起因
公元前262年,秦与韩交战,韩国战败,割让上党郡乞和。上党郡郡守冯亭背韩桓惠王而投降赵国,赵国接管上党郡。秦国不满丢失胜利果实,转而进攻赵国。
2.对持
秦将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廉颇率军对秦军展开进攻。赵军数次交战不利,赵国的主将廉颇数次战败,恐一败涂地决定依托有利地形,命令士兵固守营垒,固守不出,疲惫秦军。任凭秦军屡次挑战,赵兵都坚守不出去应战,因此,赵孝成王对于廉颇坚壁不出颇为不满,几次派人责备廉颇。
3.转折
秦、赵双方均不愿打持久战。秦国用反间计,散布流言说:“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赵王不顾劝阻,坚持换赵括为主将。赵括为主将后,改廉颇作战方针,伺机与秦军决战。秦军则暗地里用名将白起替换王龁为主将,意图一举歼灭赵军。
4.决战
秦军佯败,诱赵军入包围圈。赵括中计,被秦军团团围住。秦军则从国内抽调兵力开赴长平前线。赵军已无突围可能。赵括率军尝试突围,被乱箭射死。
5.结局
赵括死后,赵军四十万士兵投降。白起恐降卒哗变,用欺骗的手段,命令秦国军队将赵国降兵全部活埋,只留下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赵国。
二、长平之战对战国局势的影响
长平之战以秦国大获全胜而告终。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单独和秦国全方位对抗,此战后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秦军取得了巨大胜利的同时,大大地削弱了赵国,为秦完成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长平之战的疑点
1.冯亭背韩投赵
冯亭违背韩桓惠王而投降赵国,将上党之地献给赵国,这个决定成了长平之战的导火索。冯亭的这个决定是企图让秦国进攻赵国,将战事引到赵国去,逼迫韩、赵联合抗秦。当时有朝臣劝赵王不要接受,赵王贪图上党之地而不纳,接了这烫手山芋。
2.赵孝成王为何中计换廉颇
这一点,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是赵孝成王的昏庸。但我认为,如果廉颇不改变作战方针,廉颇一定会被换掉。因为就当时的局势来说,秦强而赵弱。赵国的农业不如秦国,战略物资的供应比不上秦国,所以赵国不能陷入持久战。主张坚守的廉颇会拖垮赵国,最终还是会战败。
3.赵括是否就是无能之辈
赵括的故事被后世称为“纸上谈兵”,那赵括是否就是无能之辈呢?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后来的马谡。这两人在军事见解上,都很不错,实战上,则差了些。可以说,赵括是个很好的谋士,但不是一个好的将军。何况,赵括的对手是一代名将白起。在当时,六国中也没有任何一个将军敢保证自己就能战胜白起。从后来赵括突围而死可以看出此人还有些忠勇。可能赵括是个中等将才,培养下,或许大有可为。只可惜,第一次对阵就遇到名将白起。
长平之战后,赵国再也无法与秦国抗衡。赵国在长平之战的失败,不能完全归结于赵王、赵括身上。一场战争,斗的是双方的国力,粮草、军械的供给才是关键。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国力大增,这才是六国无法与秦国抗衡的根本原因。秦国顺应了历史趋势而图变,其他六国没有意识到这点,固守而其地尽归于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