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喜欢思考,在很多时候,在我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时候,思考那些别人认为没有用的东西,思考那些困惑我,也让我感到迷茫的东西。
《知否》已经是六年前的剧了,到现在为止有人三刷,十刷,甚至更多。有血性的女性人物被挖掘出来,深刻剖析,由此被探得出她强大精神世界的冰山一角。小秦氏,也从刚开始的被人可怜不屑,到凭借她独特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让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觉醒的女性们开始重新审视她。可能是某个镜头,她淡淡却不经意间流露出算计的侧影,就像“她本身是一只鹰但活成了一只秃鹫。”另一种理解方式以一种直白而又明了的方式娓娓呈现在面前,那一刹那的震撼。又或者是开始意识到自我的重要性之后再刷它的不同心境,有了那一刻的觉悟。它总有很多可能,去让一个有血性的女性角色重新绽放她的魅力,因为视角,角色需要,以及一切人物为主线剧情服务,总有一些反派是要人痛恨的,可抛弃掉那些因素,去挖掘人物本身,那些善恶对错,再去寻找一套可以衡量“本身”的价值标准是没办法定义那个“标准”的。
我应该刷了三遍,知否播的时候我在上小学,我很讨厌小秦氏,她留给我的第一印象直到我在选择成为一名女权主义者之前都没有改变过(一如既往的讨厌)但也忘不了她火烧祠堂的癫狂和绝望,在我的讨厌没有被时光彻底磨灭掉的,距离现在不久的过去,在人们开始逐渐正视小秦氏的现在,我了解了关于小秦氏绝望的另外很多层含义,我开始理解,但我也没办法接受。我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讨厌这个充满血性和世俗之外魅力的女性角色的这一事实。我开始内耗和质疑,“我真的有资格吗?我为什么连那个视角都没有去观察就开始讨厌她?女权主义者应该对这类很敏感吧。”可是就像我标题所说的“不要因为别人的不停歇而质疑自己对于喜恶的选择”别人对于小秦氏的理解也不是一刷之后就能深刻体会到的,她们对于小秦氏的理解和正视也不是一刷就能办到的。一部剧的六年,六年对于一个角色的正视以及真正了解之后得出的感悟,又怎么会是我这种三刷都没有刷全的人能感受得到的呢?或许我在五刷之后也会重新审视这个人物,但命运没有给我五刷的机会而是让我明白,对于浅薄的过去既然我选择了停留没有继续剖析,那么别人的不停歇也无法证明我的“停留”是一个错误判断。
过去所经历的种种无非是成长和生命的一部分,它以回忆的方式穿插在我们生命的每个角落,过去,是不足以成为抵挡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枷锁的,拥有了改正和重新审视选择的,现在的我们,足以不惧怕任何过去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迭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