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重复的无意识的行为
如《掌控习惯》一书告诉我们的四点:
提示:看到摸到手机时候的提示
渴求:看手机,玩游戏,栓短视频
反应:打开游戏界面,玩游戏
奖赏:玩游戏得到的金币升级
看电视也是一样
怎样通过四个步骤塑造一个好的行为?
1,在提示的时候要显而易见
2,让渴求变得有吸引力
3,在操作的时候简单易行
4,让好习惯令人愉悦
如阅读:
1,显而易见的提示:把书桌上,床头放几本书,随处可见,唾手可得。
写上字条:“读书让你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读书让你平静”,“书中能找到你想要得答案”等,使读书变得有吸引力
2,做出反应:简单易行。翻一翻,读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开始这个动作。
3,让过程愉悦:每天设立一个小目标完成了有成就感
4,奖励:好习惯令人愉悦。通过读书让我更自信,举止更儒雅,表达更清晰
戒掉一个坏习惯:同样是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1,避免提示:把手机藏起来,让它无从显现
2,使其缺乏缺乏吸引力:手机没有什么好玩的。
3,让它难以执行:手机找不到,家里没有网了
4,让它令人厌烦:看手机脖子疼,眼睛干涩。
大脑需要21天构建一条新的神经通路,所以经21天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以上重复才形成稳定的习惯。
习惯的形成会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会感到不舒服,不自认,必须不时提醒并可以要求自己
第二阶段:7——21天。已经觉得比较自认,舒坦了,但是一旦不留神坏情绪、坏毛病还会再来破坏,让你回到从前。
第三阶段:21——90天。习惯的稳定期,它会使新习惯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经过不断反复的重要和坚持练习才变成自然。
所以说好的习惯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要家长以身作则,坚持陪孩子一起做到。同时明确习惯养成的四个步骤,深入学习与践行,才能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打好人生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