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大的愚蠢,就是喜欢反驳而不自知

《论语》写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个人能力的体现,从来不是消灭所有不同的声音,而是让更多的观点存在。但现实生活中,偏偏有那么一种人,就是喜欢把推到他人言论和观点当做乐趣,在自己提出所谓的“真知灼见”之后沾沾自喜。

天生带刺,你做东他们让你做西,你选西他们又责怪你不选东,无论你最后做什么样的决定,他们都不会满意,就是喜欢反驳你 ,他们喜欢从否定他人身上获得快感。一旦有人提出不一样的观点,冒犯到了他的权威,便一顿输出,不讲情面。

可是,有的时候不得不说,越是习惯性反驳的人,认知水平就越低。因为这类人找不到一个新的观点,去经得住议论,所以习惯于依附他人观点,东施效颦,佯装出彩,最后反而落个不懂装懂,贻笑大方的结果。

生性淡然的人,或是有自制力的人都会懂得点到为止的道理,他们会运用刻骨子里的品质在约束自己,而“凡事留一线”便是他们给予生活最好的智慧。只有那些自以为是以及胜负欲强的人,才会觉得揭开别人刚要愈合的伤疤是一种值得炫耀的资本,甚至于把这种行为最后化为自己取胜的筹码。但他们却忘了,自己这样的做虽然赢得了比赛,但却失去了对方的尊重。

所以说,一个人最大的愚蠢,就是喜欢反驳而不自知。虽然他们心里也知道是自己错了,但就是不想认错,不想承认自己的错误。无论你给他倾诉什么,他们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反驳你的观点,否定你的感受,然后用“但是”开头开启讲道理模式。

时间久了,不知不觉间就会得一种在心理学上叫习惯性反驳,或者叫病理性诡辩的疾病。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这种人是有一定的心理问题的,叫做反驳式人格。或者说是对自己对社会的认知错误,服从本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由于他们过度强调自己的观点,和质疑他人意见,故而可能就会导致沟通障碍、阻碍合作和协作,伤害人际关系,并限制自我的思考和创新能力,而这也是一种低情商的表现。

要知道一个人,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就是不再急着与人争辩自己的看法,逐渐明白,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一味地争辩,并不会给自己带来太多的东西,相反,它会让你失去得越来越多,甚至在让你陷入生活的困境当中。

行走于这个人世间,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拥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立场,这本身并没有对错。但是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别人的权利,要允许“个性”的存在。生而为人,请务必善良,人这一辈子,贵在懂得反思自己,在醒悟的过程里,修身养性,学会看淡得失,不再苦苦纠结于一些有的没的。

然后,在自觉、自律的过程里,认识自己、洗练自己,成就自己。如果一味地横冲直撞,就极有可能导致相反的结局,反倒让自己越来越被动,最终只会是事与愿违,造成事与愿违的时候,却发现世上并没有后悔药可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