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 故事中描写了两次凶杀案现场,首尾各一次,作案手法如出一辙。两次凶杀开始时,老板都正好切换磁带,歌曲是《吉米,来吧》。杀人者都是先问老板“你这儿有电话吗?”然后出门喊来警察。当然,第二次凶杀案是陈河对第一次凶杀案的模拟。一个面对妻子出轨,却又无能为力的男人,在极端的痛苦和愤怒压迫下,将第一次的凶杀强行带入了自己的故事中,又意外发现江飘也是一个情场浪子,专门诱惑有夫之妇。随着通信频率的增加和对凶杀案讨论的细致入微,陈河内心的痛苦的愤怒终于决堤,他要与私通者同归于尽。然后他回信给江飘说,觉得对方是一个很有趣的人,想约对方见一面。地点就在“峡谷”咖啡厅。这一刻起,他便下定决心要杀死江飘,去满足他对凶杀案的臆想,也彻底释放自己内心奔涌着的痛苦和愤怒。
No.2 陈河写给江飘的信件中的那些细节,已经暗示了江飘最后惨死的命运。
细节1:陈河在第一封信中,提到了江飘在案发当天的穿着打扮,然强调“我们邻座杀死了那个好像穿得很漂亮的男人”,这里说明陈河从内心深处对穿着讲究的男人是有戒心的,已经将其纳入了诱惑他人之妻的浪荡子的名册内。所以他在外出时对周围人的穿着打扮格外关注。所以江飘也就自动地被归为了浪荡子的一类。
细节2:陈河在通信一开始就表现出了情绪上的不稳定,他三番五次的强调信件要寄到107号而不是106号,虽然“106号也能收到但还是改107号才准确”。其实一开始他们的通信目的只是换回彼此的身份证,既然身份证地址上写的106号也能收到信件,为什么非要不断强调寄到107号呢?这里足以说明陈河有点强迫症,或者说他心理压着很多事情,已经让他无法喘息。
细节3:陈河写给江飘的部分信件,标点符号很少,就好像是迫不及待的倾诉,有一种不是在写信,而是站在对方面前,以人类的气息所能承受的最长的句子在跟对方倾诉,而且是迫切的倾诉。由此可见其内心的极度压抑。
细节4:也许陈河内心深处早就策划了这样一场情杀,只是不知道该杀谁,江飘的回信正好引导了他。陈河从一开始就认定“峡谷”咖啡馆的凶杀案与女人有关,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情杀。他一直都将自己的故事带入其中分析,因为他正深陷被背叛的深渊,他唯一能想象到得杀人动机就是情杀。可能他内心深处早就策划了这样一场情杀,只是他还不知道该杀谁。与江飘的通信,让他渐渐意识到妻子可能同时与多人私通,这几乎让陈河的内心崩塌。他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那么多私通者,怎么确认,怎么杀得过来呢?江飘的一段回信给了他启示。当被痛苦和愤怒包围时,“杀人者也会用同归于尽的方法杀人,虽然那个人并未勾引他的妻子。因为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时如何解决自己无法忍受的愤怒,这是最为关键的。杀人在这个时候其实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在那个时候杀谁都一样。”于是,陈河终于找到了自我解脱之路,约见江飘,并杀了他,以他臆想的那场凶杀案的方式。
No.3 故事首尾呼应,以一场凶杀开始,以一场凶杀结束。杀人者用了同样的方式人,以同样的方式询问“这个有电话吗?”,以同样镇静的语气叫来了警察。那么接下来会不会又出现一场证件混淆的闹剧,又是通信,然后又是谋杀?一轮接着一轮,宿命般地轮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