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说过,我是销售出身,刚开始非常苦逼。
为做一单业务,早上5:00起床,坐公交车去关外拜访客户,一直到晚上10:00,还要赶回公司,把填好的投保单塞进出单室的门缝里。
虽然这么辛苦,收入并不高,只是维持生存的辛苦钱。
当时,我们部门一位金牌业务员老朱,攻下一个大客户,我会经常帮他做一些事。
说是帮忙,整个过程还是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那客户的运营模式,行业面临的痛点等等。
一次,到了年底,那客户突然拿出几百个赔案,让老朱处理,他一下傻了脸,求我帮忙,我一口答应。
于是,我花了一个通宵,把几百个赔案归类。
哪些是没有毛病的可以直接提交;
哪些是缺资料需要客户补的;
哪些是以前交过有问题被退回的;
哪些根本就不在赔偿范围内的.....
每个案子我都订了编号,建了一个表格,以跟踪后期进展。
做完后,老朱感动的不得了,当场表示,让我和他一起搞这个项目,业绩分我三成。
这么好的事,我是不是应该答应?
一开始我确实这么想,但是转念一想,帮别人忙时,别人当然感激,但如果要分杯羹,那就不一样了。
对方一定会有各种要求,期望也会变高,最后大家极有可能闹的不开心。
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对这个项目终究没有掌控权,只是在对方打工而已。
于是,我拒绝了老朱的相邀。
但是,在整理赔案时,我发现这个客户的有一个痛点,可以通过研发一个新产品解决。
我找老朱沟通,表示以后的忙我还会帮,但也希望他能帮我一个忙。
我把新产品思路给他讲了一下,希望他介绍客户的相关部门给我认识,我全权负责这个产品的推进工作,产生的业绩,分他三成。
老朱很爽快的说:“啥分成不分成的,能帮到你就好。”
后面的事,正如你所料,那个产品一下火了,我不得不组织一个团队来做,收益当然也是相当可观的。
这个事件就我的里程碑,从销售过渡到营销,从单兵作战到组织管理。
这事件有什么启发吗?我想主要有三点。
一、利他式的利己
现在网络舆论很崇尚利己主义,我看过很多文章都是这种基调。
尤其是一些年轻作者,主张不要帮助他人。
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很多利他行为,都可以转换成利已的结局。
所以,我的主张是,你有多余的精力时,帮一下他人也无妨。
要知道,人都生活在一个协同网络之中,互利行为就是这个网络中的一个联结点。
你在帮助他人的同事,往往也能找到自己的机会。
二、成为主导者
当时我有两个选择,一是成为追随者,二是成为主导者。
我选择了后者,这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旦你决定以主导者的身份出现,就意味着你要承担所有的责任。
不再有靠山,所有问题都要自己独立面对,逃都没地方逃。
当然,这个过程,我也经历了很多的痛苦(省略一万字)。
但是,与此同时,也意味你在成长。
因为要承担所有责任,所以你必须缜密的对待每一个细节;
因为没有靠山,凡事只能靠自己的判断,所以你必须懂得系统思考;
因为要独立面对,你必须变得很果敢,变得更有韧劲。
总之,在主导的过程中,你的心智会不知不觉的拉展,你的胆识也在无声无息中加固。
三、 摘离你最近的果子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舍近求远,总觉得另辟蹊径才好,其实很多商机就在我们身边。
我见过很多成功者,都是利用好了自己身边的资源,才建立了竞争壁垒。
所以,但凡你要做什么,先看看身边有没有现成的资源可以利用,这是一种靠谱的方法。
从事业的角度,我极其反对切换跑道,从一个行业跳到另一个完全不相关的行业。
这样会让你以前的积累全部清零,再去重新打造路径,得不偿失。
要知道,飞机起飞阶段是最耗油的,巡航阶段才省油。
你可能会说良叔现在做培训和自媒体也是切换了跑道。
但是,你不了解的是,我现在的培训课程是以营销为主,而做公众号其实也是一种自我营销。
营销就是我的底层主茎,而这正是我多年来一直从事的领域。
你可以把我现在的商业模式想像成一个“Y”形字母,一边是靠讲,培训;一边是靠写,自媒体;可是,将这两条边合二为一,又引到支撑作用的,却是“营销思维”。
今天这篇小随讲了很多我的秘密,不知对你是否有启发?
每日小随是良叔的自留地,希望你经常来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