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是一名半路出家的体育生,不算那种正儿八经儿的学体育的。在高三那年因为实在无法忍受课堂的枯燥乏味,所以练了体育。
高三那年坐在班里的VIP专属座位,讲桌旁边,挨着窗户,上课除了看小说就是看窗外,小说看的太多自己都想写两笔,窗外看多了,也想出去跑一跑,就这样我学了体育。在那个兵荒马乱的高三,大家都学的焦头烂额,我上课看小说,下课在窗外跑,居然也上了大学。也算给父母一个交代,我内心其实是不愿意学习的,打心眼里厌倦学习。对学习可以改变命运嗤之以鼻。毕竟当时一日三餐我母后都会给我备好,给我的零花钱也够我没事去网吧来两把游戏喝两瓶饮料。可是无忧无虑的日子总是很短暂的。很快很快我们参加了高考。考完那个下午走出了考场,说不出什么滋味。表面上开心的要命,其实心里也觉得有些难过,总觉得我的求学生涯带上那么些许遗憾。
就这样我带着遗憾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我的大学在哈尔滨。后来才知道我的大学有一个高级的名字叫皇家养老院,每天真的很闲。要么死累,要么死闲。累的时候上完课回宿舍倒头就睡,闲的时候去网吧打个通宵回来也是倒头就睡。其实我们这个系还好,还算正常。据说其他系有个师哥一学期没见过上午的太阳,每天早上五点睡,下午一点醒。这种生活曾让我非常向往。可是好景不长开学几个月后我惊喜的发现,生活费永远不够用。寝室的地永远没有人愿意打扫,可能也跟我们寝室大有关,别人的宿舍用笤帚按在宿舍里边的角落直接往出拽,就可以扫干净,我们宿舍用扫雪的大扫帚还得拽三个来回。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度过了第一个学期。
等到第二个学期开学的时候我惊喜的发现课表上的课更少了,别人上的大学全都是学的东倒西歪整天在朋友圈里哭爹喊娘,我们宿舍的哥儿几个闲的快长毛了,于是去网吧的次数更多了。我的生活费也更不够花了。后来我又交了个大学里第一个女朋友,我开始不去网吧,不出去瞎玩,专心处对象,可是还是不够花。于是我另辟蹊径开始做兼职,我总共干过四个兼职,全是日结。一个麦当劳,一个发传单。第三次是在火锅店端盘子,第四次在商场里当拎袋工。当时我第一次见到明码标价的3000元以上的衣服,震惊的我多去了好几次厕所,就为了在去厕所的路上看几次那家店有没有比那件还贵的衣服。四次兼职总共挣了339元我记得清清楚楚。那339块钱可能是我这二十多年来唯一的收入了。我们英语老师说过一句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记得那堂课上老师说,你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多体验几份工作,这样你就知道你最讨厌工作的是什么了。她说确实很对,所以我干完这几个兼职后再也不找兼职了。我觉得凭借我勤俭持家的能力一定可以渡过难关的。可是好景不长。我大学交里的第一个女朋友和我分手了。原因是什么已经不记得了,可能是我不够成熟不够理性。对了忽然想起来分手是我提的。因为啥我也忘了。就这样我大学的第一年过去了。
暑假很快过去了,我又开学了,大二的第一个学期简直是让我真真正正体验到了忙碌的感觉,首先是开学军训。其实是超级多的课,提到军训我还要说几句我们军训基本上和当兵新兵连训练没啥区别,因为大一时候开学比较晚所以我们军训拖到了大二,军训的十几天,我们学校成功的培养出来一群气象专家,每天没别的事就是抬头仰望天空分析着每一朵云的成色,走向,然后预测今天会不会下雨。军训过后,打开课表发现每个人的课都好多,而且我发现我选的课特别失败,别人的老师要么请假有事,要么就是上课自习。而我既要和一群艺术系的小姑娘跳舞又要在滑冰馆里摔跟头。每个人都比我快乐。当时的我真真正正的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原来生活并不想我们想的那样轻松,那样简单。就这样浑浑噩噩的又过了半学期。
大二下学期也就是现在,似乎一切都有所好转。首先是专修课,也就是滑冰,不怎么摔跟头了,书法课偶尔也会被老师夸奖两句。 但是目前仍然时常感到无所事事,仍然在迷茫,或许每个人的大学都是这样吧!总是觉得自己像一艘在大海里迷失方向的小船。大海很大,希望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东拼西凑也写了一千多字,希望七月一号的武术 七月十号的英语我不会挂科。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