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这首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我们在教科书中都学过的,从诗中可以感觉到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美好向往。
同时表达了诗人在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对官场卸任后所流露出的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从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那么为什么诗人对官场会有如此的反映,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对诗人的影响会是怎样的呢,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不为五斗米米折腰的陶渊明。
大约公元365年陶渊明出生于今江西省九江市,爷爷干过市长的职务,看来做官还是有基因的。老爸是一个仁慈,恬淡无为不求功名的人,也曾有过短暂的仕途生涯,对人生的得失看得很淡,有其诗为证。
..................,....................。
肃矣我祖,慎终如始。
直方二台,惠和千里。
於皇仁考,淡焉虚止。
寄迹风云,冥兹愠喜。
...................,....................。
这是陶渊明的一首四言诗《命子》里的诗句,由此看来陶渊明的恬淡无为也是有基因的了。
从历史的资料分析陶渊明小时候的家境应该是可以的,首先老爸是做过官的,他老爸还有一个妾,家境不是可以的情况下娶妾一般是不太可能的啦。
受到家庭的熏陶,自小的陶渊明就是一个很爱读书的小朋友啦。各种书籍都爱读,诸如主流的儒家经典,那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在那个时代流行的老庄,那更是喜爱,这就无形中养成了他爱闲静,喜欢自然,道家和儒家兼有的人生态度。
和历史上的那些大人物们一样,在其小的时候都是吃过不少苦头的啦。陶渊明也没能例外,在八岁时老爸就去世了,至此家境逐渐没落。
到二十岁时家境更加贫困了,生长在一个世代读书的家庭不入仕是不太可能的了。结合当下的生活状况,陶渊明同志不得不加入了公务员的大家庭。
几年的公务员生涯中,由于官场的共性和他自身的个性等原因,仕途生涯一直没有得到大的提升,随后选择了离职,看世界去了。
究其没有得到升迁的原因很可能是,工作期间经常以工作之名外出旅游去了,有其诗为证:
《饮酒》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这首诗所表达的就是诗人因生计所迫而入仕途,在经历了仕途的风波之后,感到所求的仕途和功名的负累,再次产生了隐退保洁之心。
我们的陶大诗人这次的离职真的是厌倦了仕途的生涯吗,本人认为并非如此,当时的历史背景是。
东晋末年时局非常的动荡,时常有地方割据势力对抗中央皇权的战争发生。陶渊明此时正在反对中央皇权的割据人物桓玄手下为官。
他可能也看到了此人不会最终成大事,免得以后给人生留下污点。历史的结果正如他所料,不久就被如日中天后来取代晋朝建宋称帝的刘裕消灭了。
此后就是几次的上班离职待业,再上班再离职待业,期间因老妈过世,不得不在家守孝三年,这一晃,人生就走到了四十的路口,怀着对人生的追求和家庭的责任再次入仕。
这次的入仕是到离他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但这个县令也只做了八十几天,因一件官场中的一般事件再次选择了离职。
原来是在他上任的那年冬天,他所上任的那个郡的太守因当时所管辖的地方刚平乱不久,中央很重视官员的任职态度。
所以就给各地方派出了督邮督促和检查地方领导工作,陶大诗人所任职的彭泽县当然也不例外,自然也有这样的一位纪委到来。
当时的督邮一般都是没有什么学问的,但因为是上级派来的,所以权势还是有的,这些县令们都是要恭恭敬敬的招待他们的。
因为回去向上级领导汇报都是这个督邮说了算的啦,可巧的是,派到陶大诗人所在彭泽县的这个督邮是个粗俗又傲慢的。
这个督邮大人刚到彭泽县的招待领导的宾馆后,或许是宾馆人员没有招待好吧,立马就开始办公了,所办啥事,那就是让县吏马上叫县令过来见本纪委大人。
这位大诗人身份的陶县令那是不吃这套的了,平日里就是不喜欢溜须拍马的人,见到这种既没学问,又狗仗人势的家伙那是气不打一处来,自然是瞧不起的啦。
但处于当时的情况,又不能不去,于是也就准备动身前往了,他身边的这位县吏马上拦住了他并告知他。
按规定,参见督邮大人是要穿官服的,而且要佩戴整齐,否则那是有失体统,搞不好督邮在此问题上大做文章,那样就会对县令大人你不利呀。
从官场的角度来说,这个县吏说的一点也没错,凡是都要有个规矩,上班哪能不穿制服呢,谁知这话把个陶大诗人给激怒了。
遂才有了这千古的名句“不为五斗米折腰!”,接下来就是封好官印,再次写了辞职报告,这次的班只上了八十几天就卸任了,从此开始了他彻底的归隐生活。
归去来兮辞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这篇辞赋表达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的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
可以进一步的理解他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从另一个角度说,应该也流露出诗人的一种“乐天知命”的消极思想吧。
那么这次的辞官不折腰了,只是因为那个傲慢的督邮的原因吗,非也非也呀!其实参见督邮一事只是加速他辞官的一个很小的原因吧。
真实的原因还是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找了,当时已经是东晋的末年,地方的叛乱被刘裕评定以后,这些地方就都是刘裕的管辖范围了。
评定几处叛乱后,刘裕完全操纵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这时东晋的叛乱已经长达十几年了,期间发生了无数的屠杀异己和不义战争。
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治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
陶渊明经历过了数十年的人生曲折,最终彻底认清了这一点。他的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
同时刘裕的野心陶渊明当然是看的出来的,陶渊明是忠于晋室的,和前不久的那次一样,明哲保身,早点离开是非之地,给自身留个清白,从他后来所写的诗文中是可以看出其中端倪的。
《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422年,那一年陶渊明五十八岁,是刘裕篡晋建宋的第三年。诗中歌颂的是历史上所发生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那么,这首诗的作者难道仅仅是用诗的方式书写一下历史故事吗,其实诗人大多会把不好明言的内心之思附于诗文,从而来表达诗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从荆轲刺秦的故事背景,人物的位置,及其肩负的重任,结合诗人的现实无疑表达的是对刘裕篡晋的不满。
有人对于把这首诗说成是陶渊明忠晋报宋的看法是不赞同的,理由是,陶渊明在晋为官时并没有很高的满意度,“晋”也并不是他的理想王国。
人心本身就是很复杂的,当你拥有时是一点珍惜的感情也没有,似乎还有一些怨语,然而当哪一天突然失去,才发觉还是原来的好。
历史的背景也就是如此,诗人们原本就是喜欢言论自由的,在东晋时是一个言论相对开放的时代,然而到了刘宋,由于是刚篡晋不久,统治阶级对于言论的把控是很严格的。
主要原因是在刘裕代晋建宋前,前代的禅位君主都得以保全性命。而在刘裕称帝后,晋恭帝司马德文被降为零陵王。仅在一年后,刘裕便派亲兵将其用棉被闷死。
这前后一比较,人的落差就出来了,再加上陶渊明那固有的儒家思想,其实他一生所追求的原本是,疾恶除暴、舍身济世的精神和理想。
诗中的荆轲也正是有着这种精神和理想的综合体现,诗人便是借历史上所发生的事实,抒发自己内心的爱憎吧。
自那次不为五斗米折腰离职后,统治阶级又有几次请他入仕,但都被他拒绝了。公元427年,时年六十三岁的陶渊明卒于浔阳。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后世称“陶靖节”。
陶渊明
轩辕
性本自然诗与酒,
焉能五斗事督邮。
世实参透终归去,
不为功名为靖流。
本文写作者轩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