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特别爱研究星座,说起来头头是道,什么优点缺点,个性特征啊,而且说得好像也蛮准的。有什么问题,我们都愿意和她聊聊:从星座上看是怎么分析的啊?别说,还真挺有道理的。
后来,读《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提到星座其实是个伪科学。
我就瞬间思密达了。啥?伪科学?为啥我还觉得挺准的啊?
你是不是也有同样的困惑啊?
我们先来看看科学的定义:科学是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科学包含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如物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
科学主要的特征有:
理性客观:从事科学研究一般不以“神”、“鬼”、“上帝”为前提(一些科学家仍会信仰宗教,但是"科学"本身是理性思维的结果),一切以客观事实的观察为基础,通常科学家会设计实验并控制各种变因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以及解释理论的能力。
可证伪:这是来自卡尔·波普尔的观点,人类其实无法知道一门学问里的理论是否一定正确,但若这门学问有部份有错误时,人们可以严谨明确的证明这部分的错误,的确是错的,那这门学问就算是合乎科学的学问。
存在一个适用范围:也就是说任何理论都有适用的范围,任何理论的预测结果都只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是正确的。例如: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在一定精度下是正确的,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在极小极端引力情况下失效,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适用精度无限扩大,无法得出有意义结论。不过不少科学家们仍然努力寻找与探索是否有某种理论可以囊括所有自然现象,虽然哥德尔定理否定了公理系统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
普遍必然性:科学理论必然来自于实践,也必须归回实践,它必须能够解释其适用范围内的已知的所有事实。
看完这些,就知道,为什么星座不是科学了吧?尽管有关星座的各种划分标准和解释自成一体,可以自圆其说,但是它不符合科学的定义,不具备科学的特征,不属于科学的范畴。
话说回来,我们还是觉得星座说的挺准的啊,怎么就不科学呢?
我想,是因为我们首先有了“科学的才是准确的,不是科学的就不准确”的假设,才有这种困惑。
但其实,是否“科学”的标准并不是是否“准确”。科学也可能不准确不正确,也会被推翻,可证伪,也有适用的范围,但它仍然是科学。科学并不是从不犯错的先知。
话又说回来,星座不是科学,它就一定不准确吗?
毕竟,准或不准这种主观性很大的评判,个体差异太大。有些人,有1%的相符性就觉得很准了,有些人,可能100%的相符性都会心存质疑。
而且准或不准,那纯粹就是个人对内容的解释。信的人,对此为之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不准都要给你找出准的点来。不信的人,怎么着都不信。
想起来一个有关算命的故事(算命,其实和星座同理)。有3个书生上京赶考,想知道此去成绩如何,于是找到一个算命先生。算命先生卜算很久,伸出一个手指头。书生们问:这是啥意思啊?算命先生说:天机不可泄露。你们尽管放心去考就好,发榜便知其中玄机。书生们一想:哎呦,天机不可泄露,那可能是因为我就是文曲星啊,泄露天机是要遭天谴的,当然不能说了。这么一想,书生们就高高兴兴的走了。算命先生的儿子晚上就问他:爸爸,你伸出一个手指头是啥意思啊?算命先生说:笨!如果全中,就是一个都不剩。如果全不中,那就是一个都中不了。中一个,一个指头当然说的就是中一个啦。中两个,那就是有一个人不会中!这一根手指头,学问可大了去了。好好学吧!
准,或不准,与科学无关,与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