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记录的一天,是从昨天8点多算起到今天8点多为止的一天。这一天,除了马虎吃点午餐和还算认真做个晚餐外,除了和杨老师在操场走点路和与先生在小区商业区看个西洋镜外,她都在和文字亲密接触,脖子很酸,手臂很酸,她全然不顾。文字是她生命的救赎。
她所以汲汲如恐不及,也因为上次王老师说他的博客“被消失”之事。当时她只是深感可惜,王老师的博文,观点那么新锐,见地那么深刻,语言那么犀利,辛苦写作十几年,一朝化为子虚和乌有。自然她也没有便动手,去翻开尘封已久的博客,她知道自己的文章,无关政治,只谈风情。早晨和儿子facetime,话题仍然少不了文字,两个人谈得投合起来,说是不是可以把博文整合成一本书,这样就没有“被消失”之虞了;这一回,她的书的序由她儿子来写,母与子互为作序,两不相欠。
真的做起来也不是易事。博文很多,自2006年开始发表总共540篇,筛去“高考试卷分析”“课文内容解读”和“名校公开课”等,留下的还有300多篇。她于是选了自认为好的文章开始“次复一次”的复制、粘贴、删除和首行缩进。然而这样的工作在做了十几次以后,却被告知“很抱歉,该文章被加密”。开始它只是出现在“无所谓好亦无所谓差”的文章中,但当出现在《二十天太久》的时候,她的内心被巨大的不快所击倒,完了完了,王老师的剧本在她身上上演了,可是可是,这样的博文是她当时大手术以后崴在床上写下的呀,生活的经历和内心的体验对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啊。无奈之余她期待有助,她于是给先生打电话。先生一开始似乎同了意,后者百度了“关耳子”竟然各自找到了“加密目录”里的几篇文章。喜出望外以至喜形于手足,杨老师一声呼唤她立马始腾跃在学校操场上,待回来苟且做了点饭菜,继续她的工作,而这样的工作因为较原先多了几道“手机查找”“复制到微信”和“再编辑”的程序而变得复杂得多。尽管如此,她对博客平台充满感激。
在做着这些基础工作时,她在想有关于书的种种。书名呢,因为儿子曾经出过《和日记私奔》,她想把她的集子名之为“和日记留守”以成就日记史上的“子母篇”,并代表广大“留守家长”发声。但她选的终究不全是日记,内容上也不都是有关“留守”的,因为文字于她是一种救赎,她就姑且名之为“文字的救赎”;还有刊号呢,以前儿子出书是找了有正规书号的出版社的,她的就不必了,毕竟受众面不会太广。倘若能博得有同情心和同理心的读者的喜欢,这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
开始自娱自乐了。或者干脆把这个集子叫做“自娱自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