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篇第四」16
【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千古名句,不译。
【注释】
“君子”、“小人”:有德、无德之谓也。
“喻”,有晓喻、开导、知晓、明白等意。
“义”、“利”:公义、私利之谓也。
【评析】
本章是从“义利”的角度辨析君子小人,与本篇第11章“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的内涵颇为接近。
孔子认为,君子“里仁为美”,“好仁者,无以尚之”,故君子但知公义,而小人但知私利;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较其利害;君子可晓之以义,小人可动之以利。
“义利”关系是儒家学说的重点之一。有人认为儒家主张“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这显然是对孔子思想极大的误解。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对于君子而言,只要合于道义,则百无禁忌,而况求利?“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孔子此话可为明证;子路拯溺受牛而孔子喜,则是又一例证。
《左传》记载孔子的话说:“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可见孔子对于“利”从来也不曾低估或排斥。
孔子主张“义以生利”,也就是俗话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不应当见利忘义、因利害义、唯利是图。
以孔子的观点来看,今天我们都生活在“小人国”,因为今日世界的一切几乎都是“喻于利”的:恋栈公权是为了“利”;公考火爆是为了“利”;滥采滥伐是为了利;有毒食品是为了“利”;假冒伪劣是为了“利”;污染环境是为了“利”;师德败坏是为了“利”;医疗腐败是为了“利”;烟酒横行是为了“利”;网游肆虐还是为了“利”……。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要坚守道义和良知尤为难能可贵。谷歌当年宁肯退出商机巨大的中国市场,放弃唾手可得的巨大商业利益,也不肯放弃其“不作恶”原则。尽管谷歌对于“恶”的认知与我们未尽相同,但其为坚守原则而放弃现实利益的努力,仍然令人由衷地敬佩和赞叹,也与儒家的“义利观”完全吻合。能产生谷歌这样的公司并使其壮大的国度,才有可能成为“君子国”。
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助于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为政者和现实世界。因为只有基于清醒的认识,人类才有可能找到通往“君子国”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