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在童年的记忆里,已经成为各家各户招待客人的礼节,每每家里有客人时,做得第一件事就是,给客人泡茶,无论客人是否口渴,都会准备一些茶水。冬天,年老者,更喜欢煮茶喝,将硬硬的黑砖茶研碎,放在铁制的茶罐里,加水放到火炉上不停的熬煮,看着翻腾的泡泡,慢慢的的搅动着,生怕茶溢出来,熄灭了炉火。屋里散发着浓浓的清香味,到处可以闻到,飘散的蒸气驱走了寒气。男人们围坐在一起品着浓浓的略带苦味的茶,议论着电视里的新闻事件,议论谁家又发达了,谁家又有喜事,总之,都是一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这种场景在现代人的生活里,已经渐渐退去。对于这种熬茶法也许是沿用《茶经》里唐朝的煮茶法吧。
从小给人泡茶的我,对茶的了解甚少,认为这是家常便饭,每家的茶都一样吧。直到有一天,去姨家做客,她给了我一包用纸包好的小茶包,我按平常的泡法,撕开纸,发现里面都是粉末状,泡在水里茶末都漂浮在上面,不知所措。姨看见后,笑着告诉我,这个茶包不用打开,直接泡在水里就可以饮用。这种包茶的方式是西方人的发明。从这天开始,才意识到茶与茶之家是有区别的。不仅仅味道不一样,颜色不一样,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茶,不同体质的人需要喝不同的茶。
这些年来,虽然时不时喝不同的茶,对茶略知一二,但每当家里的客人问起,这是哪里的绿茶、红茶、花茶等等问题时,我的回答很肯定,不知道。一脸的茫然后,还是稀里糊涂的在喝着,当然对茶没有那么上瘾。真正开始想了解茶,应该是从读《茶之书》开始吧。原以为从这里可以解开我多年迷茫的面纱。然而,我有些太异想天开了。第一次读完这本书,说真的,有些小失落,因为没有我想要的具体答案,零零散散的。正因如此,让我有了读陆羽的《茶经》和赵佶(宋徽宗)的《大观茶论》。让我真正有了想了解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冲动。
当我读完了这两本书后,我又重温了一遍《茶之书》。当我再次读完这本书后,我为之震惊,也更加坚定,我国是有茶道的。原来我一直苦苦未解之惑,我们的古人,早已用优美的,精炼的语言给出了答案。
茶,古人早已把它当作七宝之一:琴、棋、书、画、诗、酒、茶。唐朝的茶圣陆羽的《茶经》,让我们更系统的了解茶,从茶的起源、茶的用具、茶的采制、茶器、茶俗、茶事,以及饮茶技艺、茶道等内容,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同时也让饮茶品茗成为国人的“意在外物”的生活艺术。唐朝茶业的发展和繁荣,在很多文人墨客笔中随处可见。到后来的宋代宫廷的点茶术,从《大观茶论》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茶文化已经进入颠峰时期。之所以巅峰,不仅仅因为制茶技术和点茶艺术,单单从遣词造句,这一点,后代就难以企及。如:“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这些词语从美感上、从意象上,已经到了汉语的极致了。
《大观茶论》的价值,不仅在于这些词语之美,更在于作者背后的艺术和哲学的高度。他的眼光、他的心智,他的境界,真正的高处,妙处,别人很难领会。先从作者身世来看,他是真正的贵族,七代皇室之后,贵族写东西和一般人写东西一样吗,不一样。两个字:讲究。他认为茶的口感味道,就是四个字“香、甘、重、滑”。从一开始采茶的时候就处处讲阴阳了,整个制茶品茶的过程离不开一个“和”字。光是真与善,还不一定要美,美到亦真亦幻,美到哲学的高度。宋代的点茶: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旋而不动,瑰奇昳丽,仙山云海,天人共赏,令人惊叹!这才是点茶的最高境界吧。常碰到有人说,要传承茶文化,啥叫啥文化?常听人说,喝茶就是喝茶,何来如此嘘头。也许没错,但人生有一层一层的境界。哪茶的最高境界的结果?是宋朝的灭亡。当年,当宋徽宗被俘,在寒冷的金国,他是否还在继续他的七汤点茶?我们不得而知。千年巅峰的幻境,终归于寂灭。
历史的教训是残酷的,以至于今天没人敢逾越。当这种巅峰文化传播到日本后,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弘扬,对日本茶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同样有悲剧发生 ,利休的最后茶会,是悲壮庄严的极致。清朝末年,当国人怀着热情弘扬中华茶文化,在一带茶路中,让更多的国家了解茶文化,我们换来的是血的教训,英国人将我们的茶业技术引用到东南亚的殖民地,自立门户发展茶叶,运往欧洲美洲。发起战争,而将大量鸦片不断销往我国。我们坚守着茶道,后来的结果怎样?聪明的日本,虽然也有了自己的“生活的艺术”的茶道,毅然决然选择了“死的艺术”的武士道。也许,正如《茶之书》所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追寻茶道的路上,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也许有一天,当他们了解了真正的茶道,世界就会和平了。
回到当下,随处可见的茶文化。也许,我们无法体会到巅峰时期唐宋的茶文化。但当你静下心来,泡一杯浓香的茶,会不由自主的回忆,想象从前的古人。每一个时代都是不完美的,每一个来到这世上的人,都是不完美的。只有当一个人能够在心灵中把世间的不完美变得完美时,他才能发现真正的美。发现美的能力需要慢慢培养,也许喝茶可以帮助你,像儒家以茶自省;道家以茶求静;佛家以茶助禅。虽品茶意境,价值取向不同,但其有着内在契合点和相通之处,既处处贯彻着和谐、平静的精神。这不就是作者的理念:人与自然的高度契合,追求真、善、美、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