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午后,穿了最喜欢的苹果绿及踝短袜,吃了最喜欢的素什锦砂锅,喝了最喜欢的蜂蜜红枣水,去向保国寺。
脆脆的鸟鸣穿过香樟树的绿枝,轻轻地落在山间石径上。未行几步,仙人桥畔的灵龙泉便撞入眼中。碧水一汪,倒映山林天衢,旁有石龙吐水。秋水弗盛,龙须上冲的龙头慢吞吞地吐出一小股一小股的泉水。于是盖世之气一丝也无,倒如一头呆龙在傻乎乎地淌口水。不禁莞尔。
慢悠悠地向前踱步。十步,有白发老人执子对弈。二十步,有黄菊绿叶夹道而生。三十步,有钟鼓之音破空传来。四十步......
终于行到保国寺。两米左右的唐代经幢各自矗立于保国寺的东西方,在枇杷树下静默着。丝丝苔痕染绿了淡灰幢身上的石刻经文,几位游人眯着眼去看密密的经文。经幢的用石本不过是唐朝的顽石罢了,与造化下的其他石头并无两样。因了人对佛的执念 ,顽石削皮去骨,烙上一个一个楷体字。千年沧桑,其他石头或风蚀水磨或留守原地,默默地归去又归来,了无痕。经幢竟熬过了日光月霜,让千年后的今人去细数它们风里雨里的日子。青灯黄卷里自有它们。黄绿参差的枇杷叶在半空中寂寂地飘摇,如同纷飞的枯蝶。落到青石板上,两头瘦瘦,中腹胖胖的枇杷叶就成了摇头摆尾的锦麟。静止的游动。抬眼望去,一只白毛棕纹的猫正悠然地踩着猫步走过屋顶,有几分莫名的禅意。
入寺后看见一方净土池,池中有真正的锦麟。数十抹桔红,草绿,金黄,奶白或浮游,或潜泳,往来倏忽,体态自然。从前去过上海的豫园,园中锦鲤不可胜数,池上来往的游人络绎不绝。在众人随手饵食的努力下,锦鲤们头头大腹便便,像要崩开肚皮上的鳞片。保国寺素来清净。少了善男信女,多了天然锦鱼。这买卖,值当。
循路向前,途经天王殿,大悲阁,东厢楼,西厢楼,藏经阁,鼓楼,钟楼,其中多设关于古代文化的展窗。慢慢地走,细细地想,因缘一词跳上心头。譬如前两天刚读过的中国通史提及东都洛阳,今天就在寺内看到了宇文恺的泥塑,他正是东都修建的主持者。又譬如一年前看过林徽因的传记,其中提及林的儿子取名梁从诫,其意为学习宋代建筑学家李诫。今天在寺内看到了李诫的彩塑。据塑像旁的资料介绍,保国寺的建筑技法曾载于李诫的营造法式。再譬如我今年以大三的高龄选修了一门初级钢琴课。并且我从来没有摸过一种乐器。顶着期末成绩的忐忑,怀着任性的冲动,一个人笨拙地记着看起来极为简单的五线乐谱。图什么呢?当今天看到花纹古朴的编钟时,心中了然。手中的木锤有序地击打大大小小的编钟,曾弹跳在钢琴键上的西方音符重生于东方的编钟里。今次来此,是缘还是分?
日薄西山,步出保国寺时,沉沉的暮钟声烫红了天边的云霞。山下三两小贩正操着宁城方言闲话家常。红薯,栗子,芋头,玉米在身前随意摆开。一切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