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两个月看完两汉演义,留下几点心得做个mark一下
1.天下苦秦久矣,群雄并起,顺天时尔;蜀汉争霸,此消彼长,顺民心尔。趁时应势,事所以成。
2.气度重于见识。项羽出身名门,见识自然不凡,但苛疑部属、坑杀降卒、屠灭无辜,气量总归小了点。刘邦出身乡里,入秦宫楚殿,每为奢华所惑,沉迷不可自拔,尽显粗鄙,但能宽人容事,让咸阳避蜀中用良将,确实高明了一点。所以世人多爱楚霸王,天下却归一亭长。
3.打仗打的还是家底。秦皇汉武原是一类人,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大兴土木。但秦二世时百姓就反了,汉武打了几十年汉朝仍然得以存续,所赖不外乎文景两代积蓄丰厚。
4.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看东汉党祸,可见结党营私这事,君子真不是小人的对手。君子不群,文人相轻,君子的道德联盟远没有小人的利益集体基础扎实。
5.东汉光武以后,太后都不是皇帝的亲妈。太后要培植外戚,皇帝就借力宦官。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为乱,皇后生不出儿子,确实是难辞其咎。可见对于皇后来说,生养一个靠谱的儿子,才是对国家最大的尽责。
6.虎父犬子,治世犹得存续,乱世瞬间崩塌。桓灵二帝还在位四十三年,袁绍死后,三个儿子立马将河北拱手想让,曹丕、刘备、孙权死后,魏蜀吴虽并立多年,却已经是司马、诸葛、诸葛孙峻的天下了。看起来刘表、陶谦才是明白人,子孙拿不住的宝贝,不如早让于人,免得怀璧其罪。
7.得不到的感情才是最好的。汉武帝金屋藏娇,魏文帝见甄妃惊闻天人,然而陈、甄二人惨死,汉武魏文实为元凶。曹植心仪甄氏而不可得,才留下不朽名篇《洛神赋》。
8.边陲经营,多为征占,不使教化,用之情切,养护乏心。张骞、班超一己皆可得西域,但使内外同心,视为一体,边事尚难乎?
9.吕雉使子以女为母,使子以孙女为后。馆陶长公主甘为仆妻。多名英明皇帝好男宠。两汉的伦理道德,堪忧啊!
10.曹操能够成功,荀彧居功至伟。操曾经说:忠正密谋,抚宁内外,莫若文若。还是儿女亲家。董昭欲奏表献帝封操为魏王,荀彧驳昭曰:“曹公本仗义兴师,岂为安官尊荣起见?!”好吧,你太了解领导了。于是曹操赠空盒于彧,彧羞愧不已,长叹数声,服毒自杀。
11.原来阵斩华雄的不是关羽,诸葛亮也没有六出祁山,金屋藏娇也只是一个没有句号的折子戏。你以为你以为的真的是你以为的,呵呵。
所以以上都是瞎说的,姑且一笑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