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昨天就看到这篇笔记,而不是今天看到这两封信以后,再来说这件事情,内容肯定是不大一样的,但中心思想并没有变。
咱们先说你纠结过的问题,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还是进入社会努力赚钱。你常说羡慕姐姐可以挣钱可以毫无顾忌的买漂亮衣服可以存好多钱,但我更羡慕你,有姐姐挣钱给你花给你买漂亮衣服,珍惜这两年吧,以后休想了。就挣钱这个问题,我觉得你完全不应该在这个问题上纠结的,虽说咱家没有大富大贵吧,但也丰衣足食啊,供你一直读下去也绰绰有余的。记得打上大学起我就说以后供你读研读博读到最后...完全不必担心一边读博士一遍打工的窘状吧,况且博士也花不了多少钱的。
当然有了这两封信你也不在纠结了,就少说点吧,再说,即使努力了不成功怎么办?那说明你不够努力。像郑老师说的这孩子算不上绝顶聪明但很有悟性,做为从小被夸大的孩子,可能有夸的成分,但绝对算上得上聪明的。就智商来说你是比我强的,就努力和要强来说你也是比我强的,为了争口气(老张太太总瞧不上你)高考还不是拿了班级第一。现在回头想想,就这些点来说你真的比姐姐强很多啊,这里顶不愿意夸你的。总有人在比赛前冠冕堂皇的说结果不重要重在参与,嗤之以鼻,人啊能不能真诚点。结果很重要的,吉大的博士生和北大的博士生听起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呢。
接下来,读博士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值得么,和回报成正比么?值得,成指数比。学历确实是敲门砖,进入公司以后大多看工作能力,就这敲门砖来说北大博士就是块金砖。我们部门前阵子有个清华博士,名气大得很,成都分公司都知道AI部门有个清华的博士呢,就是活招牌,但也真就是个招牌而已,算法搞的一塌糊涂走了连半行有用的代码都没留下。不是说让你以后也当个漂亮招牌,只想强调中国最高学府真的可以在一些中小型甚至大型企业横着走。就清北博士这几个字就可以横扫一大批同等条件候选者了。学历还是垫脚石,你看哪个公司高层不是博士硕士,你已经达到最低标准就不说了。你说,如果读博的两三年用来工作,能攒好多钱。且不说博士和硕士的工资起点就不一样,我们就当你读了博士以后和硕士水平完全一样,工资待遇无差别。那又怎么样呢?就当今社会发展趋势来说,像我等凡人很难有什么机会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了,这点不得不承认我们很平凡的,两年时间根本做不出什么成绩,除非种彩票要不谁也别想一飞冲天,既然这么平凡的两三年荒废了也没关系,顶多懊悔一阵子。两三年而已,几十万而已,那么漫长的一生呢,这点时间和金钱实在不足挂齿。
最后我想说的,也是最重要的,结果很重要过程更重要。有些事情结果不一定是好的,但过程真的可以学习收获很多。坚持一个目标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去,最高学府不一定能接纳你,但一定会帮助你从生活习惯到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各个方面有个正向的提升。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成长为我的骨头和肉。那样的话即使不成功,也绝不是失败。
说这么多是想给你点鼓励,也是激励我自己。学习就是需要不断打气的,总有懈怠的时候,像车轱辘一样你咋能指望它跑二万五千里还一点不撒气呢。身边优秀的人很多,虽说能时刻提醒我自己的平凡不足,但都不如你给我带来的能量影响力大,很幸运有这样的妹妹啊。余淮没考上清华是生活所迫,他要承担生活压力还要承受由最好的自己变为普通自己的心里煎熬。我们不用啊,二十五岁的我们根本不是最好的我们,如此平凡的现在都能接受,还怕以后越来越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