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完了再来评价,这是对作者及读者的基本尊重。否则很容易发生断章取义的滑稽事件。评价一个人也不能只依据支离破碎的几件事吧?
莫言仅仅用43天写下《生死疲劳》,可谓一气呵成。但这本书在他脑海中构思了43年,只有饱谙世故后才能写出这样一部发人深省的作品。
《生死疲劳》看的心酸。觉得人的一生也不过如此,折腾数个十万八千里,也逃不过佛祖的手掌心。看完之后对人存在的意义更消极了,但绝不是想去参加下一次轮回的悲观,而是觉得现在追求的很多东西都是无用的身外之物,那穷极一生我们要去追寻的又该是什么哪?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清醒的好兆头。
回到正题,说说我理解的《生死疲劳》。
《生死疲劳》的故事从一九五零年一月一日讲起,地主西门闹被枪杀后,在地狱中受尽酷刑依旧喊冤,结果历经几番轮回辗转,接连投胎成驴、牛、猪、狗、猴,最后托生成人–蓝千岁。
世界上许多人该死,但却不死;许多人不该死,偏偏死了。
西门闹以动物的视角,目睹蓝脸一家三代的命运造化、情感纠葛、人的贪婪、人的固执和戏剧化的生死荣辱。
最初转生为驴折腾,他脑子里还都是为人时的记忆,无法割舍前世的情感。但也渐渐顺从了他生而为驴的重任:跟着全国唯一的单干户蓝脸种好自己的一亩六分地。
后来西门驴逃过了断腿之痛,却没逃脱饿疯了的群众的魔爪。
再生为牛,又与蓝脸相遇,成为他忠诚的牛犟劲。不管好说歹说,蓝脸就是坚持要单干。即使牛也走了就剩自己那也起草贪黑单干,遗世独立的抗争。
牛也倔强,他被迫拉入公社后,不肯配合西门金龙–他为人时的亲生儿子劳作,被他活活打烧至死。
就此劳动时代结束,成为猪的天下。
而猪撒欢也随之诞生。经历几世生死,心中残存的西门闹情感越来越稀薄,反而找到了当猪的快乐。他赶上了全国大养其猪的好时候,尤其作为一只种猪,它生活优渥。可是后因“谋杀”许宝不得不逃往野外生存。
西门猪被人们口口相传,妖魔化成一只做尽坏事的恐怖猪。可后来他在冰窟窿里救了十几个孩子而被赞为烈士英雄。人生多变,世事无常。
猪之后,即是狗精神。他跟着蓝解放一家从农村搬到城市,见证了新时代的蓬勃发展,亲历了西门金龙等后辈生活的日渐富足和悲惨堕落。一场“豪雨”使干净整洁的县城终无法掩盖隐藏的污浊不堪。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在狗这一生的最后几年,亲人接二连三地离去。也正是这一世,西门闹执着的过去渐渐散去,由冤屈演化的仇恨也慢慢淡去。很多现在看的比天大的事在经过时间的打磨后,就像一个屁一样微不足道。
阎王:这个世界上,怀有仇恨的人太多太多了。我们不愿意让那些还有仇恨的灵魂,再转生为人,但总有那些还有仇恨的灵魂漏网。
原来阎王对西门闹的“戏耍”其实是别有用心的安排。还有些放不下的西门猴出世了,这一世的篇幅只有可怜的几十页,有些人只简单一笔带过,略显仓促。但后来细品,也许这个结局恰到好处,如果再介绍为猴和蓝千岁的生活,那文章会显的很冗余。而且该体验的也都体验了,人生兜兜转转,不就是一个理儿,又何必画蛇添足。
一切来自土地的都将回归土地。
小说一般都是以小见大,《生死疲劳》这样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更不例外。一群人的悲欢离合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的曲折离奇。西门闹的每一世都对应一个历史时代。书中一些夸张又奇怪的现象在我们今天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但当初确确实实是这样。而且他还借着书中对莫言的挖苦嘲笑来侧面反思自己,很有意思的一个点。
所以一定要自己看看这本书,书中很多内容都暗含了一定的道理。比如洪泰岳威胁蓝脸入社这一段,几十年过去了,仍不知自由为何物。
莫言像一个持着幽默与夸张融合锻造的刀,他剖开活生生的人,血淋淋又很直观向大家详细介绍体内各种器官,其中有支撑我们生命系统的心脏,也有装满脏污的肠道……应该可以成为“莫言解人”吧。
但有些人无法接受这样的“血腥”,甚至觉得有些粗俗下流。而这就是那个时代社会实际的样子,就是真实的人啊。难道所有的书籍都要文艺清新,体现人类的真善美吗?
除此之外,我还读过莫言的《丰乳肥臀》,他笔下多是小人物,各有各的悲欢离合,各有各的不幸结局。几乎都是只有更悲惨,很少有圆满。虽然遗憾,但也承认,人生,尤其是底层社会的人生绝对是困难重重的。
莫言在哥大演讲时说过,书中的蓝脸及很多人和事是有原型的,也正因过去的苦难才成就了现在的他。
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文明又糟蹋粮食时代的年轻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我们无法得知人饿疯的时候都做过多少疯狂事(当然上海封控那阵我有一定的心得体会了),在群体的PUA下又写尽多少荒唐诗。
突然觉得红楼梦中一句话很对路: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莫言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热爱大地,是一位热爱自然馈赠的“老古董”,就像蓝脸一样。正是这样一份炙热,才让他成为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才让我们多角度体会中国文化的精髓。
想要更好了解莫言和他的书,推荐看他《香港公开大学演讲》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