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谁的手机里没躺着几门付费课程呢?
什么“一年实现财务自由”、“七天成为写作高手”之类的,你会利用上下班的时间、吃饭的时间、等待的时间,见缝插针地进行“碎片化学习”。
可是时间过去了,你除了多了几根白发,生了几两眼袋,有什么长进呢?让认识到这些的时候,你可能会颓几天,然后又兴高采烈地奔赴下一门课了。
看似丰富的“碎片化”知识填满了我们的碎片时间,让我想到一张奥修禅卡:一个小丑站在气球上,手里玩着很多种乐器,然而他并不知道,这个气球就要被戳破了。
我们经常感叹:“学了那么多,就像没学过一样。”
正如乔布斯所说:“你得到的知识根本称不上知识,充其量只是信息。”
那么在知识的洪流中,用怎样的姿势才能站得住呢?
践行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李笑来有个观点:“知识本身”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因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知识,你都可以到图书馆和维基百科这样的地方找到,所以知识本身是不值钱的,也不能为你带来什么收益。
“知识付费”所传递的那些碎片化的知识并非不好,好的知识付费产品还是很多的,它们把知识的旧外壳打碎,根据今天读者的接受习惯,重新包装,重新产品化。比如你想要了解牛顿三定律的话,是去看原著还是看初中物理课本?答案当然是后者。
那么既然知识变得容易获取了,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它们运用在我们的身上,“知”与“行”之间的鸿沟到底是什么呢?《知道做到》这本书中提到,这个鸿沟只有两个字——重复。
我们通常认为采取一个行动重要的是掌握新的知识,所以宁愿花很多时间去学习新事物,但是却不愿意花一点点时间去跟进之后对知识的应用。应该从改变认知的角度,精要地学习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多而浅地接触大量信息。要想掌握某个知识,必须让自己完全沉浸其中,通过间隔性重复,直到将其完全吸收。
练习看清知识背后的道理
任何现象背后必有道理,哪怕是杜撰出来的东西。比如说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的神仙都是竖着飞的,而西方的超人却是趴着飞的。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中国古代还没有空气阻力这种认知,超人出现的时候,西方人已经知道空气阻力了。
凡事多思索一步,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分析出现象背后的道理,把人类的已知变成自己的认知。
问题驱动,“六经注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段名言:“如果给我1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弄清楚这道题到底在问什么。一旦清楚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这话什么意思?就是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很多人读书的方法都是“我注六经”,读什么书都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而真正有效的读书是“六经注我”,读之前就大概知道想从一本书中获得哪些收获,把别人的知识拆解掉,拿到你自己的工作间重新组装,让新的知识长在自己的知识体系里。
读书不是为了记住,忘记了之后留下来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背下来的东西,反而不是你自己的。
你要带着自己的问题去读,带着自己的困惑去读,你也许会从凯恩斯那里读出投资的思路,也许会从古罗马史中读到企业的管理方法。
你可以借助碎片化的知识查漏补缺,丰富自己的认识深度与认知广度。
深挖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以致用找到出口
在这样一个时代,不管你如何没日没夜的学习,你都赶不上“知识”的增长速度。
其实,信息爆炸是没错,知识并没有爆炸,爆炸的是垃圾。要相信,真正的知识,生成成本是很高的,真的不是那么容易被生产出来的。这世界上真正有用的,且你自己用得上的知识,少得可怜,少到你只要认真,就根本不可能错过的地步。
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只是一个印刷厂的学徒工,每天看到报纸印出来的时候,他就想:“有一天我的文字出现在报纸上就好了。”于是他把报刊上的文章剪下来,抄写,默写,于是他懂得了如何运用文字,天天奋笔不休,终于成为大文学家。
当你系统地学习一个知识后,你必须为这个知识找到一个或多个致用的出口,找到稳定的输出系统,知识才能真正地转化成为长在你身上的本事。
同样的大环境
有人焦虑致死
有人获得跃迁
看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