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花了一个多小时看了<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前言和第一章,有一定的启发,记录于此。
先从题目说起,书的英文题目是The Go-To Mom's Parents' Guide to Emotion Coaching Young Children.译者虽然书的翻译的质量不错,但题目又有点哗众取宠的意思,我认为英文的意思,父母必备小儿感情训练手册,没什么不好。这本书主要的思想是,以情感导向的方法来和孩子交流,教育孩子。这一方法也得到了大名鼎鼎婚恋关系,家庭问题方面的专家John Gottman的背书,因为Gottman也支持运用此方法到改进夫妻的日常交流上,从而改进关系。幸运的是去年和妻子一起参加了一次Gottman的训练营,受益匪浅,一个很可爱慈祥的小老头,知道他对这个书也有指导以后,我看起这本书来顿时起了精神。
作者把家长按管理风格类型分为两大类:控制型和放任型。很简单的例子,你在家里工作,小孩在外面大吼大叫玩,影响了你的工作。控制型:此类家长的典型反应就是夺门而出,冲着小孩大吼:你给我小声点!听到没有!你如果再不小声音,我今天就不让你看电视!放任型:跑就跑吧,他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我过会去说一句就完了,然后继续做自己的事。
这两种类型,都容易在造成小孩长大以后缺乏自控力,或者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因为他们长大了,有反抗的能力了,不会接受你的控制。还有一种家长是对孩子感情的忽视,比如小孩摔了一跤,家长有时候会这一反应:没事,不疼不疼,我们是坚强的宝宝。这样做基本忽视了小孩表达情感的权力。
情感导向的做法:开门,拉住孩子,问:你今天是不是非常开心啊,在这里跑的这么快乐?爸爸现在有很重要的事在做,不希望被打扰,如果被打扰了,爸爸会觉得生气,沮丧的,你可不可以自己先安静的玩一会,等爸爸忙完了,我们一起做那个你期待很久的手工好吗?
在我看来情感导向的原理很简单,一句话总结,就是鼓励和引导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同时家长也要清楚明白的表明家长的感受。简单来说,就是冲突或者事件发生时,不要针对事件本身,而是去询问对方的情感。但在大多数家庭的教育中,家长往往忽视了孩子的情绪,采用强迫或者被迫达的方式达到家长想要的结果。经常使用,如果你怎么怎么样,我就怎么怎么样,威胁恐吓,小孩虽然按你的意思去执行了,但他是完全不情愿的,是在压力下做出的选择,久而久之,等他们长大了,总有逆反的一天。
我的几点感受:
情感导向的方法的确是从一开始就拉近了人的距离,因为在询问对方的情绪前,你必须是抱有同情心的和好奇心的,光这一点就能防止你心中怒火的爆发。另一方面,被询问一方,他得到的反应是,咦?他怎么没有向我发火?原来他真的关心我怎么想,我和他说说吧。写到这,我突然想起来,这以柔克刚的办法,不正是珍当时在第一次公开课上对我使用的那“一招”吗? "老公,今天下班是不是不太开心啊"。(此时珍的形象,瞬间在我心里又高大了一截,她知道了应该很高兴吧)。
这理论虽然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对家长的要求其实挺高,主要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1需要极大的耐心,在孩子情绪爆发事,要时刻提醒自己,做情感导向。但人的本能反应就是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发泄怎么来。
2如果家长本身就在情绪失控的边缘,如何能想着去询问孩子的感受?这一点在夫妻关系上更难,本来双方就是平等的,为什么我要想着先“低”人一头,去询问你的感情?我怎么办,我火还大呢。
3孩子不吃这一套怎么办?你是否有耐心继续这种方式?
4我是控制和放任的综合体,怎么做,完全取决于我的心情。
有趣的是,昨天一天就发生两个情感导向成功和失败的例子。
成功:亮亮非常不喜欢饭前洗手,需要经常做动员。我有时的做法就是控制型,威逼利诱:你今天不洗手,你就别吃晚饭了,然后把电视啪的一关。或者放任型:通常这时候我会觉得很累,没这么多心思在乎这细节,不喜就不洗吧,随便纸巾擦一下完了。昨天尝试情感导向:亮亮,你是不是觉得洗手手很麻烦啊?把手弄湿你不喜欢啊?我能理解你怕麻烦,但你知不知道,你一次不洗手,肚子里就会积攒一些小细菌,很多次不洗,肚子里的细菌就越来越多,到时候我们就要去看医生了。听完以后,他比较配合的去洗手了。(不知道到底他愿意是因为我理解了他,还是被细菌吓怕了,还需要验证)
失败:昨天和他看着动画片,看着看着我睡着了,他跑过来拉我,要和我一起玩。我被打扰休息,当然会不高兴,但脑子里当时真的跳出一个声音,试试情感导向。我说:爸爸很累了,需要休息一会,你自己玩好吗?我知道你一个人玩会觉得孤单,爸爸休息好以后就去陪你玩好吗?说了几次,他还是不停,我开始要发作了,他倒是很有趣,直接说,爸爸我很伤心,然后小眼睛开始沁满泪水。我当时真的觉得这时无解了。如果不是最后老婆来解围帮忙,我要不委屈自己强打着起来陪他玩,或者就开始发飙了。
开始尝试这个方法的时间还很短,希望我能坚持下去,经常脑子里有这么一个声音提醒我,不管是和亮亮还是和妻子相处。像作者说的,就算没有用,你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最起码对方知道你在尝试感知他。
第一章的内容很多,下面会接着慢慢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