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变迁

我们有幸成为村庄发展变迁的见证德一代人。

从小生活的偏僻小山村慢慢变成了新型化城镇。

鱼形山村,已是东部产业园下辖行政村。

现在的鱼形山路两旁延伸的土地上,满眼都是塔吊。

周围的农田、山地又将成为工厂、医院、学校和住宅区。

当地的大多像我一样的农民,

也就在附近的东部产业园里面的工厂上班。

不用去外地谋生。

这样也挺好的,一边能兼顾家里,一边也能维持正常生活。

所谓乡村振兴,也是需要把年轻的人留在当地,乡村才有活力和发展的潜力。

年轻人能留下来,主要看当地是否有事做,生活配套是否完善。

如果本地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谁愿意在异乡漂泊呢。

原来,我们这里的农田也不肥沃,都是梯田,田地很小块的,几分的几分一丘田,亩产很低。

不像我们隔壁的隔壁兰溪镇,真正的鱼米之乡,中国出名的米市,那块土壤肥沃。

我小时候很奇怪,我们这里每丘田都还有它的名字,像我们家的田有叫做“新五亩”的,但它面积很小,绝计不会有五亩,有叫“打稻丘”的。

农忙时,在田里经常会遇到像沼泽一样的泥土,脚一下突然就会陷进软绵绵的污泥里,需要人帮忙拉一把才能从淤泥中出来。

我们家的打禾机,当年还是那种需脚踩,把人力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工具,一个农忙下来,你

的双脚会踩的“打摆子”。

农忙景象,村里多年已不复存在,以后,更加不会出现。

只会存在我们这代的记忆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也许我是真的老了吧,最近总怀念小时候生活的地方,辽北大地上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村子。 村子虽然小,虽然普通,虽...
    庇寒阅读 3,048评论 61 75
  • 我的故乡在鄂东,那里有一山两水七分田,是个诗情画意的美丽地方!我家所在的位置,据说以前是一个大湖,沧桑巨变...
    clafa阅读 307评论 5 3
  • 风飘絮/文 每个节日都有纪念的意义,春节尤甚。 春节回家的脚步越来越迟,从年夜开始,到大年初五初六,日子开始平凡简...
    六月长河阅读 552评论 3 2
  • 小序 自1994年以来,因为编写族谱,走访珠江三角洲各县梁氏宗亲,联宗敦谊,受到各地梁氏兄弟热情接待,提供宝贵资料...
    无限光荣阅读 10,615评论 0 1
  • (如此推算时间应在“弘治二年”前后还差不多。张加洛同志就认为他家先祖应该是弘治二年迁来。 莱州的63%以上村庄自称...
    献伦闲谭阅读 11,633评论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