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时间的态度就是对待人生的真实选择

#超级个体#时间管理「65/70」

「见」


最近想很好的进行时间管理,但是总是感觉自己没干什么正事,效率赶不上去,具体表现就是结果不如人意。

所以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得到《超级个体》的一节课:时间管理,为什么你知道却总做不到?

归纳出的原因有4个:

1、不够痛苦也没有热情

好的时间管理=自律X(痛苦+热情)

时间管理

2、用不适合自己的方法

组织元素方法不同的背后是思维模式的不同,思维模式不同的背后是性格不同。

3、输入太多

读得越多,行动却有可能减少。

在此仅仅给大家建议三本书《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讲理念;David Allen的《搞定》,讲方法、《小强升职记》讲实践。

4、负面反馈

每件事物都有两个方面,有时候我们会把注意力放到了负面反馈上。

总之,本文讲述了4大坑的表现,毕竟如果知道的都能做到,那才是真正的不正常。

自己对照一下,我掉的坑应该是输入太多,这样子的话,理论是不少,行动力却有所降低。我要赶快找办法从坑里爬出来啊!

「感」


没人不掉坑,关键需要找方法爬出来。

时间管理看似很简单,是不是利用好就算是管理好了呢?

以前的我认为不利用就是浪费,所以我会寻找一切能够利用的时间去听书,去学习。

现在的我渐渐感觉到,应该先跳出来自己要做的事情,辨认一下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能够帮助自己完成目标。否则有些方向性的工作,很容易造成的结果就是吃力不讨好。

大家应该都听过一句话:选择大于努力。

掉过坑的人会深有体会,没有经历过的人仅仅觉得听了一句鸡汤文。

其实我想补充一句:选择错了,越努力越偏离。

方法不对,只能是使得自己距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就像时间管理一样,我一开始就是一味的填充做加法。

这样子的后果是学习多了,行动力却减少了。因为感觉有学不完的东西,总想着学习好了再行动。

然而学无止境,如果一味的学,不会有什么尽头。

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用,那么至少应该有目的的学习,漫无目的的学习,其实也是对自己时间的不负责

「思」


时间管理毕竟不是简单的把自己的时间填满,而是把自己当时间用好。合理搭配,也就是好钢要用到刀刃上。

每个人最公平的就是时间,而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对于时间的管理方法不同。

还记得有些学金融的人会用记账来管理自己的财务,而说到时间管理,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反查自己的时间流水账。

从自己的时间流水账入手,来反查自己的时间管理究竟是掉了什么大坑。

人生无常,过一天就少24小时。

对待时间的态度就是对待人生的真实选择,不想虚度就不要随意挥霍时间。

「行」


找一款时间工具记录一下自己未来一周的时间流水账,看是否是自己以为的样子。

反查自己的时间利用是否和自己的目标规划相契合,如果不是,要及时的进行调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