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简书,看到一个人在描述自己童年的不幸福,很想评论,评论完了,又很想写写自己的看法。
那篇文章的大意是,作者有一个妹妹,小时候她跟妹妹一起玩儿的时候,妹妹受了什么伤害,父母都会不分青红皂白打她一顿。甚至于后来父母出门打工,把妹妹带在身边,把她留在老家了,以至于她在情感上很少跟父母建立连接。父母为数不多的几次回家,见到她时都会夸妹妹多好而忽略她。
如今的她,三十岁了,依然无法跟父母和解,无法跟父母沟通。
我对此表示理解,她的童年确实很可怜。但她提到自己目前打了很多年工,却负债累累,她认为自己要弥补童年的缺憾,多宠爱自己……
这个句式,是现在抱怨原生家庭不好的常用句式,我不敢苟同。
在当下这种抱怨原生家庭的大环境里,我想用一些很尖刻的不中听的话来评论一下:“人不行怪路不平”,“拉不出屎怨茅坑”!
我十分肯定地相信,很多人小时候确实从父母那里受过委屈。比如,我是一个女孩子,我妈曾经一度很得意地到处宣扬,她教训我的时候把家里的扫帚把儿打折了;我妈在我上大三还没步入社会的时候,鼓励我去跟一个比我大五六岁,据说家里有三套房子的人相亲;她会在我二十五六岁感觉控制不住我的时候,假哭(像演戏一样皱眉大叫着却没有一滴眼泪)来逼迫我妥协……
我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办,很痛苦地度过了两年。但我坚信自己是个有实干精神的人,如果发现了问题,不解决了就不是我。
第一步,跟父母沟通。大学刚毕业,一有空我就把我受委屈的事情说出来,一点作用也没有,反而使自己更痛苦。父母觉得我对他们不满意,在找茬儿。
第二步,拒绝沟通,让自己快乐。工作一年后,我有空就到处旅游,很少给家里打电话,就真的很快乐。
第三步,保持距离地沟通。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有个不长眼的人追我的时候非要去我家见我爸妈,我不得已说了自己的苦衷,他讨好我般地骂了一句我爸。那一句话深深地冒犯到了我,它不仅让我看到这个人的傻叉特质,远离他,更让我认识到,父母是我这辈子永远的牵绊,眼前的快乐终究是短暂地。
要走这一步,注定是不平静的,我心理上准备好迎接枪林弹雨了。怎么能既不抱怨,又能让自己在这份关系里感到舒服?就是一改往日顺从的形象,让父母看到我的底线。当我妈再次在我面前展现权威、说一不二时,我说:“是不是这是你家,不是我家,我说的话就不是话?”这句话很管用。只要我妈不尊重我的意见,我就说:“对,这是你家,你说了算。”。
第四步,适当了解并理解对方。基于我的父母是爱我的,第三步见效很快且屡试不爽。但是,我妈生病了。是一个小病,脾胃不和。当时我正在翻看《本草纲目》,里面有一张图片,说是鼻子上的各部位对应的心肝脾肺肾的健康状态。那时,我妈的鼻子,在脾对应的这个位置,长了厚厚的一层斑。《本草纲目》说,这种情况是人长期心情郁闷导致的。
前文中说过,我观察我妈,会在我不顺从她时“假哭”来胁迫我,所以我一直以为我妈其实根本没有心情不好。但她那段时间确实生病了,远远看去,鼻子上密密麻麻的斑仿佛是贴了一层创口贴,整个人也慢慢瘦了下来。
我反思到,父母之所以认为我们应该随时听从他们的,其实是从我们出生以来,一路保护我们形成的习惯。当我们有了强烈的自主意识,开始反抗的时候,他们也是措手不及的。
第五步,专注自己,不再内耗。其实这一步,我觉得是第二步的升级版——保持友好沟通,不过多的绑定父母。
经过上面的四步,我跟父母的关系基本上平稳了下来。我不再说“这是你家”这种伤人的话,父母面对我时的紧张情绪慢慢消除,还说是我晚来的青春叛逆期过去了。但我心里很清楚,我只是在一个传统的中国式亲子关系下看开了:过度地关注原生家庭,反而不利于个人的成长。
比如文章开头,我提到的那篇文章的作者,她有一句话使我长篇大论了这么多:我三十多岁没有存款,甚至负债累累,因为我从小受的委屈,使我想要好好补偿自己,宠爱自己。
它们没有因果关系!
通过花钱来宠爱自己、得到快乐。这种方式,又使自己入不敷出,很不快乐。当下应该想到的,是这种入不敷出的享受获得的快乐是短暂的,进而想到如何让自己过上收支平衡的生活,而不是在这种不快乐的情绪中,厌恶这个宠爱自己的自己,然后再怪罪到原生家庭。
不得不承认,她的童年是不幸福的,但她如今的生活状态,是自己造成的。
当人们一开始讨论“原生家庭”话题的时候,通过普遍的共情,在心理上获得一些安慰。但随着话题的普及,大多数人开始用“原生家庭”这个话题,来逃避自己的责任。很多比较负面讨论常常使人觉得,长大后的我,不属于我自己,还属于父母。
要知道,不管多么不幸,那些都已经过去了,牢记你才是自己世界里的主人,是自己世界里的王。昨天已是过去,今天决定了未来。如果想要摆脱过去的不幸,过上幸福生活,就要从现在开始,选择让自己幸福的生活方式。反之,不停地回忆悲伤,那么悲伤就会永远伴随着你。